清平樂 · 酒後二首

· 張翥
先生醉矣。是事忘之矣。欲友古賢誰可矣。嚴子真其人矣。 問渠辛苦徵鞍。何如自在漁竿。終辦一丘隱計、西湖鷗鷺平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欲友古賢誰可矣:想要結交古代的賢人,但誰能做到呢?
  • 嚴子真其人矣:嚴子,即嚴光,東漢隱士,這裏指嚴光是真正可以結交的古代賢人。
  • 問渠辛苦徵鞍:渠,他。徵鞍,指出行所騎的馬,這裏代指出行、奔波。
  • 何如自在漁竿:何如,不如。自在,自由自在。漁竿,釣魚的竿子,這裏代指隱居生活。
  • 終辦一丘隱計:終辦,最終實現。一丘,指隱居的山林。隱計,隱居的計劃。
  • 西湖鷗鷺平安:西湖,指杭州西湖。鷗鷺,水鳥,這裏象徵隱居生活的寧靜和自由。

翻譯

先生已經醉了。世間的事情都忘記了。想要結交古代的賢人,誰能做到呢?嚴光真是那樣的人啊。 問他辛苦奔波有何意義,不如自在地釣魚。最終實現了隱居山林的計劃,西湖的鷗鷺都平安無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通過對比奔波與隱居的不同生活狀態,強調了隱居生活的自在與寧靜。詩中「嚴子真其人矣」一句,既表達了對古代賢人嚴光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想要效仿其隱居的決心。最後以「西湖鷗鷺平安」作結,描繪了一幅和諧寧靜的隱居畫面,寄託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深切渴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