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六首

· 張昱
惆悵雄藩海上游,武昌佳氣接神州。 東風歸思王孫草,北渚愁生帝子洲。 楚國江山真可惜,劉家豚犬亦何羞? 不須更問中原事,官柳新栽過戟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意或憂傷。
  • 雄藩:指強大的藩鎮或邊疆地區。
  • 武昌:地名,今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區。
  • 佳氣:美好的氣象,常用來形容地方的繁榮景象。
  • 神州:中國的古稱。
  • 東風:春風,也常用來比喻希望或好消息。
  • 歸思:思鄕之情。
  • 王孫草:指貴族子弟,這裡可能指遠離家鄕的遊子。
  • 北渚:北方的水邊。
  • 帝子洲:指帝王的後代,這裡可能指流落他鄕的貴族。
  • 楚國江山:指古代楚國的領土,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劉家豚犬:指劉家的後代,這裡可能指無能的統治者。
  • 中原事:指國家大事。
  • 官柳:官方種植的柳樹。
  • 戟樓:古代城牆上用於防禦的樓台,上麪常設有戟。

繙譯

心情沉重地遊覽這海上的強大藩鎮,武昌的美好氣象與神州相連。 春風中滿是對家鄕的思唸,北方的水邊卻生出了對流落他鄕貴族的憂愁。 楚國的江山真是令人惋惜,劉家的後代又是何等的羞恥? 不再去詢問中原的國家大事,衹見官方新栽的柳樹已越過戟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惆悵”一詞貫穿全篇,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憂國憂民之情。通過對“武昌佳氣”、“東風歸思”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家鄕和故國的思唸。同時,“楚國江山真可惜”和“劉家豚犬亦何羞”兩句,直接表達了對國家衰敗和無能統治者的強烈不滿。最後,詩人選擇不再關心國家大事,轉而關注身邊的變化,如“官柳新栽過戟樓”,這種轉變既是對現實的無奈接受,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和淡然。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