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衣:佛教僧侶的法衣,分爲僧伽梨(大衣)、鬱多羅僧(上衣)、安陀會(內衣)三種。
- 曼陀雨:佛教中指天花亂墜的景象,比喻佛法廣大無邊,感化衆生。
- 薰陸:香料名,這裏指香菸繚繞。
- 石乳:鐘乳石,這裏指石乳滴落的聲音。
- 纚纚(lí lí):形容連續不斷。
- 耽耽:形容深邃、莊嚴。
- 龍象:佛教中指修行有成的高僧,也比喻力量強大。
- 禪牀:僧侶打坐修行的牀。
- 宗雷社:指宗派或學術團體。
- 籃輿:竹轎,這裏指乘坐籃輿。
- 上方:指高處或山頂的寺廟。
翻譯
在古老道場中展開僧侶的三衣,真人高坐在殿中央。 天花如雨般紛紛落下,香菸繚繞中石乳滴落髮出聲響。 風雷般的講經聲連續不斷,莊嚴的禪牀上坐着修行有成的高僧。 師行不廢宗派或學術團體,會乘坐竹轎到達山頂的寺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佛教道場的莊嚴景象,通過天花、香菸、風雷等意象,展現了佛法的廣大與僧侶的修行。詩中「曼陀雨散天花落」一句,以天花亂墜的景象比喻佛法的感化力量,形象生動。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高僧的敬仰和對佛法的嚮往,體現了詩人深厚的佛教情懷。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送至上人還金陵 》 —— [ 元 ] 張翥
- 《 九月二日揭曉僕以朔旦始得閒覆成二詩錄奉泰甫侍郎思齊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諸寮友 》 —— [ 元 ] 張翥
- 《 最高樓爲山村仇先生壽 》 —— [ 元 ] 張翥
- 《 寄雲門僧若邪溪兼題其松風閣二首 》 —— [ 元 ] 張翥
- 《 衡山福嚴寺二十三題爲梓上人賦般若寺 》 —— [ 元 ] 張翥
- 《 浣溪沙 》 —— [ 元 ] 張翥
- 《 辱井石闌 》 —— [ 元 ] 張翥
- 《 行香子 · 止酒五首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