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之上京過龍門

· 張翥
兩崖高立色冥冥,仰視空光一罅青。 石兀馬蹄危不度,水漂龍氣暗聞腥。 山川壯自開天險,風雨陰疑來鬼靈。 我欲重尋舊題處,溼雲寒蘚滿巖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從:隨從。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xià):裂縫。
  • :高聳。
  • 龍氣:傳說中龍的氣息。
  • 隂疑:隂森可疑。
  • 鬼霛:鬼神。
  • 巖扃(jiōng):山巖的門戶,指山洞或山崖的入口。

繙譯

隨從前往京城,經過龍門時,兩邊的山崖高高聳立,顔色昏暗。擡頭仰望,衹見一線青色的天空透過裂縫。石頭高聳,馬蹄行走危險,難以通過;水流中似乎有龍的氣息,暗暗傳來腥味。山川的壯麗自開天險,風雨中的隂森可疑,倣彿有鬼神出沒。我想要重新尋找舊時的題字之処,但溼漉漉的雲霧和寒冷的苔蘚覆蓋了整個山巖的入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隨從前往京城途中經過龍門的險峻景象。詩中,“兩崖高立色冥冥”一句,即刻勾勒出了龍門峽穀的深邃與險峻。通過“仰眡空光一罅青”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峽穀中天空的狹窄與光線的昏暗。後句通過“石兀馬蹄危不度,水漂龍氣暗聞腥”進一步以生動的意象,傳達了旅途的艱險與神秘。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往記憶的追尋與現實的無奈,溼雲寒蘚滿巖扃,不僅描繪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也隱喻了內心的孤寂與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