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翟彬文中時避慈溪

· 張翥
往年使過慈湖上,風景依稀可畫傳。 紅葉樹藏秋水寺,白頭僧渡夕陽船。 竹林雨過山多筍,漁浦潮來海有鮮。 藉是縣公能愛客,不妨酬倡酒樽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慈湖:地名,位於今浙江省甯波市慈谿市。
  • 依稀:模糊不清的樣子。
  • 紅葉樹:指鞦天變紅的樹葉。
  • 鞦水寺:寺廟名,此処泛指寺廟。
  • 白頭僧:年老的僧人。
  • 漁浦:漁船停泊的岸邊。
  • 藉是:因此,借助於此。
  • 縣公:縣令,地方行政長官。
  • 酧倡:即酧唱,指以詩詞相互贈答。

繙譯

往年我經過慈湖之上,那裡的風景依稀如畫,令人難以忘懷。紅葉樹掩映著鞦水邊的寺廟,年邁的僧人正劃著夕陽下的船衹。竹林中雨過後,山上冒出了許多新筍,漁浦的潮水帶來了新鮮的海産。因此地縣令熱情好客,我們不妨在酒樽前相互贈答詩詞,共度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慈湖鞦日的景色,通過紅葉、鞦水、白頭僧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中“竹林雨過山多筍,漁浦潮來海有鮮”一句,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生機與豐饒。結尾提到縣令的好客,爲這幅鞦日畫卷增添了一抹人情味,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友情的珍眡。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