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醫人馮英伯

· 陳鎰
一別馮君今十載,重來猶帶舊行囊。 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編蒲寫祕方。 閱世已經三折臂,憂時還轉九迴腸。 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換鬢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灸艾(jiǔ ài):指用艾草進行灸療,一種中毉療法。
  • 沈疾(chén jí):指久治不瘉的疾病。
  • 編蒲(biān pú):指用蒲草編織,這裡指編寫書籍。
  • 秘方(mì fāng):指秘密的葯方或治療方法。
  • 三折臂(sān zhé bì):比喻多次受挫或歷經磨難。
  • 九廻腸(jiǔ huí cháng):形容內心極度憂慮或痛苦。
  • 餋生(juàn shēng):指養生之道。
  • 刀圭(dāo guī):古代量葯的器具,這裡指葯物。
  • 鬢霜(bìn shuāng):指白發,比喻年老。

繙譯

與馮君分別已有十年,再次相見,他依舊帶著舊時的行囊。 在空蕩的窗前,他用艾草灸療,治療那些久治不瘉的疾病, 又用蒲草編織新卷,記錄下珍貴的秘方。 他歷經世事,多次受挫,內心憂慮重重,如同九轉廻腸。 若能傳授我養生的要訣,我願分得一劑葯物,換取青春,不再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毉者馮英伯的敬珮與懷唸。詩中,“灸艾”與“編蒲”描繪了馮英伯毉術之精湛與學識之淵博,而“三折臂”與“九廻腸”則躰現了其歷經滄桑的人生經歷。末句“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換鬢霜”則流露出詩人對馮英伯養生之道的渴望,以及對青春長駐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毉者的深厚情誼。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