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嫋四垂:形容雲霧繚繞,四下垂掛的樣子。
- 逶迤:曲折綿延。
- 巖壑:山岩和山谷。
- 盤蝸:比喻行走緩慢,如蝸牛般。
- 騁目:放眼遠望。
- 乾坤:天地。
- 過鳥知:形容視野開闊,連飛鳥的行蹤都能知曉。
- 海市:海市蜃樓,這裏指虛幻的景象。
- 霏微:細雨迷濛的樣子。
- 泉樹:泉水和樹木。
- 瀉天池:形容泉水如天池之水傾瀉而下。
- 磨崖紀:在山崖上刻字留念。
- 高閣:高大的樓閣。
- 憑虛:憑空,無所依託。
翻譯
石洞中的雲霧繚繞,四下垂掛,羣峯環繞,道路曲折綿延。側身行走在巖壑之間,步伐緩慢如蝸牛,放眼遠望,天地廣闊,連飛鳥的行蹤都能知曉。隱約可見樓臺浮現在海市蜃樓中,細雨迷濛中的泉水和樹木彷彿從天池傾瀉而下。興致來時,在山崖上刻字留念,不盡其意,站在高閣之上,憑空放縱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楊歷巖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石洞雲房嫋四垂」等句,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山間的神祕與壯美,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之處。後句「興來不盡磨崖紀」等,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以及在自然中尋找心靈寄託的情懷。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登岱 》 —— [ 明 ] 王弘誨
- 《 癸丑七月八日賤生七十有二初度日舉高年會約家兄八十翁德銘偕莫吳周程褚五老在坐合五百餘歲爰賦詩五言古風七 》 —— [ 明 ] 王弘誨
- 《 九日同林憲副許給諫登明昌塔拜高皇帝玉音 》 —— [ 明 ] 王弘誨
- 《 庚午春興四首時在彭澤江上 》 —— [ 明 ] 王弘誨
- 《 夏日同陳仁甫陳公望遊淨業寺 》 —— [ 明 ] 王弘誨
- 《 嬴惠庵十景詩爲鄧元宇將軍賦蓮峯映水 》 —— [ 明 ] 王弘誨
- 《 雨過即事簡陳公望宮諭 》 —— [ 明 ] 王弘誨
- 《 同唐仁卿登謝公墩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