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 愁
經雨斜陽,壓雲西嶺,冉冉欲墮還浮。漸譙樓三點,喚起千愁。與醉平分此夜,猛地裏、醉去難留。紗窗上,微風撼醒,揩拭雙眸。
悠悠。殢人住也,千百處攢心,幾處堪休。似粘天衰草,販浪殘舟。悔殺太平風景,等閒過、拋擲東流。尋思遍,何年向人,覓換眉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冉冉:(rǎn rǎn) 緩慢移動的樣子。
- 譙樓:(qiáo lóu) 古代城門上的瞭望樓。
- 三點:指鐘聲敲響三次,通常是夜晚的標誌。
- 殢人:(tì rén) 困擾人,使人煩惱。
- 攢心:(cuán xīn) 聚集在心中,形容心情沉重。
- 粘天衰草:形容草木枯萎,似乎與天空相連,景象淒涼。
- 販浪殘舟:指在波濤中搖擺不定的破舊船隻。
- 等閒:(děng xián) 輕易,隨便。
- 拋擲東流:比喻時間或機會白白流逝。
- 覓換眉頭:尋找改變心情的方法。
翻譯
雨後的夕陽斜照,西嶺的雲層低壓,緩慢地似乎要墜落卻又浮起。漸漸地,城樓上的鐘聲敲響三次,喚起了無數的憂愁。今夜,我與酒醉平分秋色,突然間,醉意難留。紗窗上,微風輕輕搖動,喚醒了我,我擦亮了雙眼。
憂愁啊,困擾着我,千百種心思聚集在心頭,何處是休憩之地。像是與天空相連的枯萎草木,或是波濤中的破舊船隻。後悔在太平盛世的風景中輕易度過,白白讓時光東流。思索再三,何時才能找到改變心情的方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夕陽與雲層的景象,通過譙樓的鐘聲和微風的觸感,表達了深沉的憂愁和無法逃避的現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冉冉欲墮還浮」的雲、「粘天衰草」和「販浪殘舟」,形象地展現了內心的沉重和無奈。結尾處的「覓換眉頭」則透露出對改變現狀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王世貞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