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詩爲潮陽蕭同年題靜觀堂

灝風夜逾鬱,香氣迥不缺。 道人讀素書,來伴瑤池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灝風(hào fēng):浩大的風,這裏指清新的風。
  • 逾鬱(yú yù):更加濃郁。
  • 素書:指道教的經書或修煉的書籍。
  • 瑤池:傳說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徵着仙境。

翻譯

清新的風在夜晚更加濃郁,香氣卻絲毫不減。 道士研讀着道教的經典,與瑤池的月光爲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神祕的夜晚場景,通過「灝風」和「香氣」的對比,突出了道士修煉環境的清幽與超脫。詩中的「素書」和「瑤池月」象徵着道士的精神追求和仙境般的理想狀態,表達了詩人對道士修行生活的嚮往和讚美。整體上,詩歌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