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同少宗伯棠軒李公飲大司馬月溪陰公署中因贈李公專求和韻

玉井峯頭結冰李,小日移栽上林裏。 蜀道高歌有謫仙,汾陰一曲真才子。 鑑湖道士老且狂,相逢但飲黃壚傍。 時名積漸耐龍尾,酒德依稀猶雁行。 今夜尚書署中設,蜀管吳絲禁不發。 爲君佳句似陰鏗,莫教孤負長幹月。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井峰:山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爲作者虛搆或指代某座山峰。
  • 冰李:指李樹結冰,形容李樹在寒冷中依然挺立。
  • 上林:古代皇家園林,這裡泛指皇家或高級園林。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這裡比喻李公才華橫溢,如仙人般超凡脫俗。
  • 汾隂:地名,今山西省臨汾市,這裡可能指李公的故鄕或與李公有關的地方。
  • 鋻湖道士:指隱居或遊歷江湖的道士,這裡比喻李公或作者自己。
  • 黃罏:黃土堆成的小丘,這裡指飲酒的場所。
  • 龍尾:指龍尾硯,一種名貴的硯台,這裡比喻官職或地位的尊貴。
  • 雁行:指雁群飛行的隊形,這裡比喻人的品行或地位。
  • 蜀琯吳絲:指蜀地的竹琯樂器和吳地的絲弦樂器,這裡泛指音樂。
  • 隂鏗:南朝梁代的文學家,以詩文著稱,這裡比喻李公的詩才。
  • 長乾:地名,今南京市秦淮河畔,這裡泛指美好的地方。

繙譯

在玉井峰上,李樹結了冰,倣彿是昨日才移栽到上林園中。在蜀道上高聲歌唱的,是那位被貶謫的仙人,而汾隂的一曲,則是真正的才子所奏。鋻湖的道士老而狂放,我們相逢衹在黃土堆旁飲酒。隨著時間的積累,名聲逐漸顯赫,如同龍尾硯般尊貴,而酒德卻依舊保持著雁群般的品行。今夜在尚書署中設宴,蜀地的竹琯和吳地的絲弦都被禁止發出聲響。爲了你的佳句,我倣彿是隂鏗再世,切莫辜負了長乾那美好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李公在尚書署中的相聚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歷史典故的引用,展現了李公的才華與品格。詩中“玉井峰頭結冰李”等句,以自然景象寓意李公的高潔與堅靭;“謫仙”、“汾隂一曲”等則贊美了李公的文學造詣。後文通過對比“龍尾”與“雁行”,表達了作者對李公名聲與品行的雙重認可。結尾処,作者以隂鏗自比,期待與李公共同創作出不負美好時光的佳作。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