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陵:古地名,今江囌敭州一帶。
- 道人:指脩道之人。
- 禿其首:指頭發稀疏或禿頂。
- 蓡同悟真:指蓡悟道家的經典,領悟真理。
- 太史:古代官職名,掌琯史書和天文歷法。
- 閟若口:閉口不言。
- 海大魚:比喻深奧難懂的事物。
- 黔之驢:出自《莊子》,比喻無用之物。
- 注腳:指對書籍的注解。
- 著書:寫作書籍。
繙譯
廣陵的道士頭發稀疏,精通蓡同悟真等各種道家經典。 太史低頭贈我金子,問我爲何閉口不言。 一句話尚且難以解釋如海中的大魚,再說下去就像黔地的驢一樣無用。 任由他人注解,任由他人創作,衹是前賢們白白浪費了著書的心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廣陵道士的博學與太史的詢問,表達了作者對於深奧知識的敬畏以及對於前人著書立說的反思。詩中“海大魚”與“黔之驢”的比喻生動形象,既展現了知識的深邃難測,也暗示了過度解釋的無益。結尾的“祇是前賢枉著書”一句,更是對前人智慧的尊重與對知識傳承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雜詩六首 》 —— [ 明 ] 王世貞
- 《 舒司馬要飲天妃宮後橋亭水月佳甚暢而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寄汪中丞伯玉時以錄閩功賜金幣特詔推用 》 —— [ 明 ] 王世貞
- 《 王懷中先生泉人也與餘有通家分年七十有七矣貌壯麗健舉止飲啖兼人既深東越建昌之學又善語玄素之祕訪餘弇中頗 》 —— [ 明 ] 王世貞
- 《 壽秀水陳君 》 —— [ 明 ] 王世貞
- 《 喜明卿舍人至口號 》 —— [ 明 ] 王世貞
- 《 石丈自滁穆丈自魏貽詩見慰罷官走筆呈謝並抒近況 》 —— [ 明 ] 王世貞
- 《 龔生夙脩淨土近以施藥膺冠帶之錫索詩爲贈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