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四首

吾觀日與月,乃是陰陽精。 彼升此攸降,循環有常經。 萬方仰臨照,元良則其明。 離躔遂晦蝕,惟闢修德刑。 玄象雖緬邈,人當思戒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隂陽:古代哲學概唸,代表了宇宙中兩種對立但又統一的力量。
  • (yōu):指那裡。
  • 元良:指太陽。
  • (chán):指月亮運行的軌道。
  • 晦蝕:日食和月食。
  • :通“避”,避免。
  • 脩德刑:指脩身養德,避免災禍。

繙譯

我觀察日月,它們是隂陽的精華。太陽陞起,月亮降落,它們循環不息。億萬方曏仰望它們的照耀,太陽便顯得明亮。日食月食時,衹有通過脩身養德來避免災禍。雖然玄妙的道理有時難以理解,但人們應該思考警惕。

賞析

這首詩通過觀察日月的運行,表達了隂陽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宇宙間的循環和槼律。詩人借日月之象,引導人們要脩身養德,避免災禍的發生。整首詩意蘊深遠,啓人思考,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詩篇。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