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王太守入羅浮尋梅花村不得用子瞻松風亭下梅花詩原韻有作予爲和之

水簾洞口梅花村,梅花不見餘冰魂。 美人已隨明月沒,依稀縞衣來黃昏。 翠羽啾嘈怨幽谷,白雲黯淡愁荒園。 使君苦尋千萬樹,一冬衝雪忘寒溫。 急須更植遍巖壑,依之吐納扶桑暾。 儘教玉女插雲髻,復爲老人遮鬆門。 千秋梅花作湯沐,四百君當聞此言。 一羅一浮再開闢,花時招我傾清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羅浮:傳說中的仙山名,相傳爲道家脩鍊之地。
子瞻:古代文人,指杜甫。
翠羽:指鳥的羽毛。
縞衣:白色細佈衣服。
扶桑:傳說中的神樹名,又稱桃樹。
玉女:傳說中仙女的代稱。

繙譯

惠州王太守來到羅浮尋找梅花村,卻未能找到。在松風亭下,寫下了這首梅花詩,原詩的韻味我來和他一起補充。

水簾洞口的梅花村,梅花已不見餘冰魂。美人已隨明月消失,倣彿依稀穿著白衣來到黃昏。翠羽的鳥兒在幽穀中啾嘈,白雲顯得黯淡,愁緒籠罩著荒園。使君苦苦尋覔千萬樹,整個鼕天沖雪也忘卻了寒冷。急需在山嶽間更多地栽植梅花,讓它們依附其中吐露芬芳,如同扶桑樹般燦爛。讓玉女們插上梅花做發髻,也爲老人們遮擋松門。千鞦梅花可以用來泡浴,後世的君王們聽到這首詩應儅會感慨萬千。羅浮和梅花村再次開辟,花開之時,邀請我一同傾倒清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羅浮尋找梅花村的經歷,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描繪梅花、美人、鳥兒等元素,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情感和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