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鳳賦
有一威鳳,憩翮朝陽。晨遊紫霧,夕飲玄霜。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西翥則煙氛閟色,東飛則日月騰光。化垂鵬於北裔,訓羣鳥於南荒。弭亂世而方降,膺明時而自彰。俯翼雲路,歸功本樹。仰喬枝而見猜,俯修條而抱蠹。同林之侶俱嫉,共幹之儔並忤。無恆山之義情,有炎州之兇度。若巢葦而居安,獨懷危而履懼。鴟鴞嘯乎側葉,燕雀喧乎下枝。慚己陋之至鄙,害他賢之獨奇。或聚咮而交擊,乍分羅而見羈。戢凌雲之逸羽,韜偉世之清儀。遂乃蓄情宵影,結志晨暉。霜殘綺翼,露點紅衣。嗟憂患之易結,歡矰繳之難違,期畢命於一死,本無情於再飛。幸賴君子,以依以恃,引此風雲,濯斯塵滓。披蒙翳於葉下,發光華於枝裏,仙翰屈而還舒,靈音摧而復起。眄八極以遐翥,臨九天而高峙。庶廣德於衆禽,非崇利於一己。是以徘徊感德,顧慕懷賢,憑明哲而禍散,託英才而福延。答惠之情彌結,報功之志方宣。非知難而行易,思令後以終前。俾賢德之流慶,畢萬葉而芳傳。
拼音
譯文
有隻威儀的鳳鳥,憩息在山的東方。早晨在紫霧中遨遊,晚上飲仙液瓊漿。憑藉長風高高飛起,直衝雲天遠遠翱翔。向西飛去煙雲消散,向東飛去日月輝煌。在北海使巨鯤變爲大鵬,在南國教凡鳥志氣高昂。匡濟亂世來到人間,報效聖世功高名揚。振翅奮飛在雲路,功成名就回原樹。登上高枝被猜疑,落到長枝受屈辱。同林的夥伴都嫉妒,共樹的朋輩都抵觸。沒有桓山鳥雀的情誼,只有炎州風火的惱怒。你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築巢蘆葦安家落戶。奸邪的鴟號鳥在旁邊呼叫,卑鄙的燕雀在下面喧鬧。它們爲自己淺陋卑下而不滿,爲別人出類拔萃而懊惱。有時異口同聲合夥詆譭,突然分張羅網各設機巧。你收斂了直上雲霄的翅膀,隱藏了超凡脫俗的儀表。於是你對月光充滿情感,對朝霞寄託衷腸,霜花凍傷了華麗的翅膀,露珠打溼了紅色的羽裳。慨嘆憂患容易招致,悲嘆弓箭難得躲藏。希望用一死了卻此生,本來對再飛不抱幻想。幸虧人間尚有君子,給予支持給予鼓勵,帶來狂風暴雨,盪滌灰塵渣滓。把樹葉下的陰霾驅散,讓樹枝間的光華熠熠。收斂的翅膀再次舒展,停歇的聲音再次響起。顧盼八方遠遠奮飛,登臨九天高高屹立。希望對衆鳥廣施教化,不是爲自己謀求利益。因此你對君子的恩澤感激留連,對君子的賢德懷顧眷戀。憑藉洞察事理使禍患消散,依靠卓越才智讓福祿保全。報答恩惠的情懷更加堅決,酬謝恩人的志向真正宏遠。並不是行動容易理解難,只是想善始善終得圓滿。使賢德普天稱頌,讓芳名萬世流傳。
注釋
戾:至,及,到達。
翥(zhù):飛,飛舉。閟:同“閉”。
弭:消除,止息。
膺:一作“應”。
儔:同輩,伴侶。
咮(zhòu):鳥嘴。
戢:收斂,收藏。
矰:古代用來射鳥的拴着絲繩的短箭。
濯:洗。滓:沉澱物,渣滓。
遐:遠。
託:同“託”。
俾:使。
賞析
唐太宗這篇《威鳳賦》到底是寫給長孫無忌,還是寫給房玄齡,儘管尚有爭議,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肯定寫給唐太宗身邊的開國功臣的。唐太宗通過此賦,採用比喻的寫法,追思建立王業的艱難,表現了他對輔助過他建國的功臣們的感激之心。
開頭到“膺明時而自彰”幾句的意思是:有一隻威震四方的鳳凰,向着朝陽斂翅而息,早上在淡紫的山間晨霧中徘徊,晚上則飲玄霜以療渴。憑藉凜冽的風盤旋而起,到達高空之通途而遠飛。其向西飛則使山河失色,向東則使日月生輝。變化成一隻大鵬曲居在北方,卻能教化羣鳥於南方。爲了消除亂世才應時而降,爲了創建盛世而顯露才華。這裏作者把自己比作鳳凰,自傲於自己的風姿,再顯耀一下自己平定各方的功勞。
接下來到“本無情於再飛”幾句是說,自己因爲功勞太大受到猜忌,而且猜忌自己的還是自己的親人。小人說自己壞話,這些人本身十分鄙陋,還去詆譭賢者,甚至還設了陷阱來陷害。自己因爲被陷害,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幾乎連性命都丟了,更別說實現遠大的志向了。
從“幸賴君子”到“非崇利於一己”幾句的意思是:有幸得遇君子,相互支持信賴。故風馳電掣而來,掃除敗類渣滓。雖然自己隱藏在繁茂的枝葉下,但其自身的光華卻透過枝葉間的間隙四射閃光。其姿勢由委屈既而舒展,叫聲一波三折。舒展翅膀高高飛起,在九天之上俯瞰。爲百禽謀福利,從不爲一己私慾。簡單地說就是,幸虧有你幫我,讓我揚眉吐氣,重新翱翔九天之上。這不是爲了一己私利,而是爲了衆人的利益。
最後幾句的大意就是,你的功勞我不會忘記,全都是因爲你纔有了我的今天。我會好好報答你,我們君臣會善始善終,你的賢德也會萬古流芳。
《威鳳賦》是唐太宗的精心結撰之作,與貞觀文壇的審美傾向基本吻合,是唐太宗文學思想的一個示範,也是唐太宗的文學思想影響貞觀文壇的一個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