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帙(gǔ zhì):古代的書籍。
- 蟫(yín):書蟲,指蛀食書籍的小蟲。
- 閒鞍(xián ān):閒置的馬鞍。
- 鞦(qiū):馬鞍上的皮帶。
- 佳招:美好的邀請。
- 新詠:新的詩作。
- 耳聵(ěr kuì):耳聾。
- 頭昏:頭暈。
- 瘳(chōu):病癒。
翻譯
病中,我對世間萬物都感到懶散,對世界沒有任何追求。 古書被書蟲蛀食,字跡模糊;閒置的馬鞍上,皮帶被老鼠咬斷。 對於美好的邀請,我勉強可以接受,對於新的詩作,我必須迴應。 耳聾頭昏到了極點,但你的詩一到,我的病就彷彿痊癒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病中的心境和對友人詩作的感激。詩中,「古帙蟫吞字,閒鞍鼠斷鞦」形象地描繪了病中生活的孤寂與無奈,而「佳招差可謝,新詠決須酬」則顯示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詩歌的熱愛。最後兩句「耳聵頭昏極,君詩到即瘳」巧妙地將詩作的力量與病癒聯繫起來,表達了詩歌對心靈的治癒作用。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驟 》 —— [ 元 ] 方回
- 《 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 —— [ 元 ] 方回
- 《 立夏明日行園無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武林書事九首 》 —— [ 元 ] 方回
- 《 送杜景齊歸平陽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題東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詩後 》 —— [ 元 ] 方回
- 《 題唐師善洪崖圖 》 —— [ 元 ] 方回
- 《 雪中俞仲淵寄詩見懷次韻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