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次陳元之韻

· 楊載
寒氣何悽慘,春空正杳冥。 東皇收橐籥,北帝駕軨軿。 混沌包三極,繽紛走百靈。 散珠分的皪,擊玉碎瓏玲。 始試朝藏日,俄疑晝隕星。 危橋無客度,曠野少人經。 百沸疑奔瀨,孤撐沒峻嶺。 林荒顛凍雀,崖滑墮哀㹶。 袞袞隨風舞,颼颼雜雨零。 遺蹤初得兔,匿種詎憂螟。 眄睞傾農室,歌謠徹帝庭。 陽春將佈德,品類各成形。 捉筆題新句,持杯酌舊醽。 今朝須痛飲,醉臥不須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皇:指東方之神,主宰春季。
  • 橐籥(tuó yuè):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這裏比喻自然界的變化。
  • 北帝:指北方之神,主宰冬季。
  • 軨軿(líng píng):古代的一種輕便車。這裏比喻冬季的結束。
  • 混沌: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
  • 三極:指天地人。
  • 繽紛:繁多而雜亂的樣子。
  • 百靈:各種神靈。
  • 的皪(dì 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 瓏玲:明亮。
  • 孤撐:獨自支撐。
  • 匿種:隱藏的種子。
  • 詎憂螟:豈會擔心螟蟲。螟蟲,害蟲的一種。
  • 眄睞(miǎn lài):斜視,這裏指關注。
  • (líng):古代的一種美酒。

翻譯

春雪如此淒冷,春天的天空顯得幽暗不明。 東方的神靈收起了鼓風之器,北方的神靈駕着輕車離去。 混沌的世界包裹着天地人,各種神靈在紛亂中奔跑。 雪花如散落的珍珠般光亮,又如擊碎的玉石般明亮。 開始時像是早晨的太陽被藏起,接着又像是白晝隕落的星星。 危險的橋上無人行走,廣闊的野外少有人跡。 沸騰的水流彷彿在奔涌,孤獨的山峯被雪覆蓋。 林中的鳥兒因寒冷而顫抖,崖邊的滑落聲中傳來哀鳴。 雪花隨風飄舞,夾雜着雨滴。 遺留下來的蹤跡如同初現的兔子,隱藏的種子又豈會擔心害蟲。 關注着農家的喜悅,歌聲傳遍了帝王的庭園。 春天即將施展其恩德,萬物各自成形。 拿起筆來題寫新詩,舉杯暢飲舊時的美酒。 今天必須痛快地飲酒,醉倒後不必醒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雪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春雪帶來的寒冷與美麗。詩中,「東皇收橐籥,北帝駕軨軿」巧妙地運用神話元素,表達了季節的轉換。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刻畫,如「散珠分的皪,擊玉碎瓏玲」,傳達了春雪的清新與活力。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活的熱愛,體現了積極向上的情感。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