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閣

謖謖長松作人語,開門出聽又千回。 海潮欲上寒江動,瓦屋微鳴小雨來。 不用吹笙隨燕婉,如聆廣樂上蓬萊。 往年曾向三茅聽,餉我丹砂滿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謖謖(sù sù):形容松樹枝葉茂密,風吹時發出的聲音。
  • 海潮欲上:形容潮水似乎要涌上岸來。
  • 燕婉:指和諧美好的音樂。
  • 廣樂:古代傳說中的美妙音樂。
  • 三茅:指道教的三位神仙,常用來泛指仙境。
  • 餉我:賜給我。
  • 丹砂:一種紅色的礦物,古人認爲可以煉製長生不老藥。

翻譯

茂密的松樹發出人語般的聲音,我打開門傾聽,這樣的情景已經重複了千次。 潮水似乎要涌上岸,寒江因此而動,小雨輕輕地敲打着瓦屋,發出微弱的聲響。 無需吹笙就能感受到和諧美好的音樂,彷彿聽到了傳說中的廣樂,引領我前往蓬萊仙境。 往年我曾在三茅仙境傾聽,仙人們賜給我滿玉杯的丹砂。

賞析

這首詩以松風爲引,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音樂的和諧統一。詩中「謖謖長鬆作人語」一句,巧妙地將松風比作人語,賦予自然以生命。後文通過潮水、江動、小雨等自然景象,進一步以音樂的感受來比喻,如「如聆廣樂上蓬萊」,表達了對仙境音樂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音樂之美的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