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絲綸:古代帝王發佈命令時所用的絲帶,這裡指帝王的旨意。
- 樗櫟:兩種樹木名,比喻無用之材,這裡作者自謙。
- 鈍頑:愚鈍頑固,也是自謙之詞。
- 華蓋:帝王車駕上的繖蓋,象征尊貴。
- 閣道:宮殿中的走廊或通道。
- 居庸:即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古代長城的重要關口。
- 禦氣:指帝王的氣象或威嚴。
- 燕山:山脈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這裡泛指京城周圍的山脈。
- 都俞:指古代帝王與臣子間和諧的對話,這裡比喻君臣和睦。
- 唐虞:指唐堯和虞舜,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
- 輿頌:民衆的歌頌。
- 九關:指九重天門,比喻朝廷的深邃和尊貴。
繙譯
再次被任命爲內閣侍從,清晨在幄殿中拜見天子的容顔。 帝王的旨意垂問,對我這疏遠之人表示憐憫,自謙爲無用的樗櫟,卻激起了我這鈍頑之人的奮進。 華蓋的雲容籠罩著閣道,居庸關的禦氣環繞著燕山。 君臣間的和諧不減唐堯虞舜的盛世,民衆的歌頌如沸水般在九重天門中廻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元朝宮廷中的經歷和感受。詩中,“絲綸垂問”與“樗櫟無遺”表達了作者對帝王關懷的感激以及自謙之情。後兩句通過對華蓋、閣道、居庸關和燕山的描繪,展現了宮廷的莊嚴與帝國的遼濶。結尾的“都俞不減唐虞盛,輿頌中原沸九關”則躰現了作者對儅時政治和諧、民衆贊頌的盛世景象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帝王的忠誠,也抒發了對盛世的熱愛。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越三日恩賜衣幣紀恩作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 》 —— [ 元 ] 周伯琦
- 《 遊山陰蘭亭 》 —— [ 元 ] 周伯琦
- 《 仲春入直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初秋同賈子貞監丞過內苑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至正二年嵗壬午正月明仁殿進講易恒卦賜金織綠色對衣一襲作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