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揎 (xuān):捲起或捋起袖子。
- 杜鵑:一種鳥,常在春天鳴叫,聲音悽切,常被用來象徵春天的到來和離別的哀愁。
- 錦箋:華美的信紙,常用來寫情書或表達心事。
- 小玉:此處指女子的名字,也可能是指侍女。
- 箏: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
- 絃索:指箏的弦。
- 粉牆:塗有白粉的牆。
- 楊柳堤:種有楊柳的堤岸,常與離別、遊子等意象聯繫在一起。
- 馬嘶:馬的嘶鳴聲。
翻譯
她疲倦地繡着花,輕輕捲起羅袖,背靠着鞦韆。杜鵑鳥的叫聲,年年都在這惱人的三月天響起。她拿起華美的信紙,卻只能空將心事寄託。
小玉偷偷地移動了箏上的絃軸。絃斷了,驚起了睡着的鴛鴦,它們四散飛去。在粉牆的西邊,楊柳堤上,馬兒嘶鳴。是誰家的遊子歸來了?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春日的閒愁和對遠方遊子的思念。通過「倦繡」、「背倚鞦韆」等動作,展現了女子的慵懶與無聊;而「杜鵑」、「錦箋」則巧妙地表達了她的相思之情。後半部分通過「小玉偷移箏上雁」等情節,增添了戲劇性和動感,最後以「馬嘶」、「楊柳堤」等意象,暗示了遊子的歸來,給全詞增添了一抹期待和希望的色彩。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元代詞人邵亨貞的高超藝術造詣。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六州歌頭 》 —— [ 元 ] 邵亨貞
- 《 春草碧 》 —— [ 元 ] 邵亨貞
- 《 八歸 · 庚辰七夕,與衛立禮同用此調 》 —— [ 元 ] 邵亨貞
- 《 擬古十首河傳擬花間春日宮詞 》 —— [ 元 ] 邵亨貞
- 《 減字木蘭花 · 秋思 》 —— [ 元 ] 邵亨貞
- 《 八声甘州 次钱思复怀钱塘旧游韵 》 —— [ 元 ] 邵亨貞
- 《 蘭陵王 · 春日寄錢塘諸友 》 —— [ 元 ] 邵亨貞
- 《 戀繡衾 · 初夏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