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 一春索居,況味殊惡,賦此紀懷

春夢覺,一聲何處啼鳥。東風二月舊江南,庾郎暗老。嫩寒日日禁單衣,闌干憑遍清曉。水涯柳條漸好。玉驄幾度曾到。如今巷陌踏青時,故人去杳。 杏花不在宋東鄰,苔牆猶自圍繞。鳳鞋次弟又鬥草。暗淒涼、前度懷抱。病後不禁愁惱。怕西園路溼,殘紅如掃。空憶花前纖腰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索居:獨居。
  • 況味:境況和情味。
  • 殊惡:特別不好。
  • 庾郎:指庾信,南朝文學家,此處借指作者自己。
  • 暗老:不知不覺中老去。
  • 嫩寒:輕微的寒意。
  • 玉驄:白馬。
  • 巷陌:小巷。
  • 去杳:遠去,不見蹤影。
  • 鳳鞋:女子的繡花鞋。
  • 次弟:依次。
  • 鬥草:古代一種遊戲,用草互相鉤拉。
  • 淒涼:悲傷,冷清。
  • 前度:上次,以往。
  • 愁惱:憂愁煩惱。
  • 殘紅:落花。
  • 纖腰嫋:形容女子腰肢細軟,姿態柔美。

翻譯

春天醒來,一聲鳥鳴何處傳來。東風帶着二月的氣息,舊時的江南,我不知不覺中老去。輕微的寒意使我每日都穿着單衣,清晨時分,我倚在欄杆上,眺望遠方。水邊的柳枝漸漸長好。白馬幾次想要來到這裏。如今小巷裏正是踏青的時候,但故人已遠去,不見蹤影。

杏花已不在宋家東鄰,苔蘚依舊圍繞着牆壁。女子的繡花鞋依次參加鬥草遊戲。心中暗自感到悲傷,回憶起以往的情懷。病後更是無法忍受憂愁和煩惱。害怕西園的小路上,落花如雨,溼漉漉的。只能空想花前,那纖細腰肢的女子柔美的姿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獨居時的孤寂與懷舊情緒。通過「春夢覺」、「東風二月舊江南」等詞句,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感慨。詩中「庾郎暗老」、「嫩寒日日禁單衣」等表達了作者對年華逝去的無奈和對現狀的感慨。後文通過對往昔春日活動的回憶,如「巷陌踏青」、「鬥草」等,更加深了這種懷舊與淒涼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