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白鶴子

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流。澄澄水如藍,灼灼花如繡。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四時”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爲旖旎富麗;世間萬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興。 澄澄水如藍: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藍的顏色。白居易《憶江南》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灼灼(zhuozhuo):鮮明的樣子。 柳外:柳樹帝、柳樹下。纜:繫住。 驊騮驟:驂馬往來奔馳。 秋水雙波溜:形容雙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動,顧盼。 金鴨鼎:鎏金的鴨形香爐。 “月在”二句:這是襲用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詞句。歐詞這兩句描寫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約會偷期的情景。

《正宮·白鶴子》是元代曲作家關漢卿的一首曲。作品用鳥啼花影烘托出一種綽約的意境,“人立粉牆頭”一句更引起了讀者閱讀的興趣,原來是兩個相戀的人耐不住相思,偷偷傳遞思念之情。“秋水雙波溜”,用一雙眼睛把女子的思念之情直白地表達出來。在白天女子看着焚着香的金鴨鼎,閒適地依傍在小紅樓上,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因爲早已經和心上人約定在黃昏後見面。這首曲色彩明麗,形象鮮明,自然生動,富於美感,通過描繪一對情侶彼此的思念,刻畫了男女之間的相思之情。

賞析

用鳥啼花影烘托出一種綽約的意境,“人立粉牆頭”一句更引起了讀者閱讀的興趣,人立在牆頭上到底想幹什麼呢?原來是兩個相戀的人耐不住相思,偷偷傳遞思念之情。“秋水雙波溜”,用一雙眼睛把女子的思念之情直白地表達出來。在白天女子看着焚着香的金鴨鼎,閒適地依傍在小紅樓上,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因爲早已經和心上人約定在黃昏後見面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灼灼(zhuó zhuó):形容明亮、鮮豔的樣子。
  • :刺繡,這裏比喻花朵美麗如繡品。

翻譯

四季之中,春天最爲富貴,萬物之中,酒最能風流。清澈的水面如同藍色的綢緞,鮮豔的花朵如同精美的刺繡。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和酒爲載體,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讚美。詩中「四時春富貴」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又隱喻了生活的豐盛與美好。「萬物酒風流」則進一步以酒爲媒介,抒發了對自由、灑脫生活的嚮往。後兩句通過對水和花的描繪,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其中「澄澄水如藍」和「灼灼花如繡」的比喻,更是將自然之美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春日畫卷之中。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