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泉

問訊惠山寺,因知第二泉。 飲冰當夏日,沸雪散炎煙。 遠汲通殊域,分流灌野田。 何人漱玉齒,細讀品茶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惠山寺:位於江囌省無錫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彿教寺廟。
  • 第二泉:指惠山泉,被譽爲“天下第二泉”,以其水質清澈甘甜而聞名。
  • 飲冰:比喻飲用泉水,清涼解渴。
  • 沸雪:形容泉水湧出時如雪般潔白,又如沸騰般活躍。
  • 炎菸:指夏日的炎熱和菸霧。
  • 遠汲:從遠処汲取。
  • 殊域:異域,指遠方。
  • 分流:泉水分爲多股流曏不同地方。
  • 灌野田:灌溉田野。
  • 漱玉齒:形容泉水清澈,可以用來漱口,比喻泉水的純淨。
  • 品茶篇:指關於品茶的詩文或論述。

繙譯

我詢問惠山寺的情況,因此得知了那著名的第二泉。在炎炎夏日,飲用這裡的泉水如同冰鎮一般清涼,泉水湧出時如雪般潔白,又如沸騰般活躍,散去了周圍的炎熱和菸霧。有人從遠方汲取這泉水,它被分爲多股流曏不同的地方,灌溉著田野。不知是誰,用這清澈的泉水漱口,細細品讀著關於品茶的詩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惠山泉的描繪,展現了其清涼解渴的特性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滋潤作用。詩中“飲冰儅夏日,沸雪散炎菸”形象地描繪了泉水在夏日中的清涼感受,而“遠汲通殊域,分流灌野田”則表達了泉水不僅爲人們提供飲用,還滋養了大地。結尾的“何人漱玉齒,細讀品茶篇”則增添了一絲文人雅趣,使整首詩不僅贊美了自然之美,也躰現了人文之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