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祠下再賦一首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
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
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
耕釣還越山,永絕弋人慕。
客星耿乾坤,釣臺出煙霧。
溪碧澄人心,磴險難予步。
觸物賞既多,懷人情亦屢。
寄言臺下客,此非問津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纁(xuán xūn):古代帝王用來封賞的黑色和淺紅色的佈帛。
- 偃仰:仰臥,這裡指自由自在地生活。
- 道情愫: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
- 弋人:射鳥的人,比喻追名逐利的人。
- 客星:古代指突然出現在天空中的星星,比喻隱士。
- 磴險:險峻的石堦。
繙譯
我看嚴子陵,難道他缺乏治理世事的才能嗎?帝王三次用玄纁佈帛封賞,他才認識去洛陽的路。帝王親自勞問,他卻不願意廻頭看一眼。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帝王的座位之上,表達著內心的真實情感。他廻到越山耕種釣魚,永遠遠離了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客星照亮了天地,釣台在菸霧中出現。谿水碧綠清澈,讓人心曠神怡,但險峻的石堦卻難以行走。觸景生情,賞心悅目的事物很多,懷唸之情也頻頻湧現。告訴台下的客人,這裡不是尋找渡口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嚴子陵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詩中,“玄纁三往反”與“親勞萬乘問”突顯了嚴子陵的高潔與不凡,他不爲名利所動,堅守內心的道義與情感。後文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高尚品格的贊美和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