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寺看牡丹歌
去年看花花未發,今年看花花已闌。
何事與花常不值,花期誤卻爲微官。
解道天香與國色,只餘綠葉護僧欄。
沁水園中車馬寂,洛陽城裏管絃殘。
香色從來不耐久,春光到底爲誰有。
若使花開常不落,安得紅顏成白首。
紅顏白首暗相催,把酒逢花能幾回。
僧徒勸我勿惆悵,明歲花時可重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闌(lán):殘,盡,晚。
- 不值:不遇,未遇到。
- 解道:知道,懂得。
- 天香:指牡丹花的香氣。
- 國色:指牡丹花的美麗。
- 僧欄:僧寺的欄杆。
- 沁水園: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的居所或賞花之地。
- 洛陽城:地名,今河南省洛陽市,以牡丹花聞名。
- 琯弦:指音樂。
- 香色:花的香氣和顔色。
- 耐久:持久。
- 紅顔:指年輕時的美貌。
- 白首:指老年。
- 僧徒:僧人。
- 惆悵:失意,傷感。
繙譯
去年來看花,花還未開放,今年來看花,花已經凋謝。 爲何縂是錯過花期,原來是因爲微不足道的官職耽誤了。 雖然知道牡丹有天香國色,現在衹賸下綠葉環繞著僧寺的欄杆。 沁水園中車馬稀少,洛陽城裡的音樂也已殘缺。 花的香氣和顔色從來不會持久,春光究竟屬於誰呢? 如果花兒永遠不凋謝,又怎會有紅顔變白首的一天。 紅顔與白首暗自交替,擧盃賞花還能有幾次機會? 僧人勸我不要感到失落,明年花開的時節可以再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看花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花未發”與“花已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因官職繁忙而錯過花期的遺憾。後文通過對牡丹花的贊美和對春光短暫的哀歎,進一步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美好不常的感慨。最後,僧人的勸慰雖然帶來了一線希望,但仍無法掩蓋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