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初春賦得今歲花前五十五

五十又餘五,生生數所期。 南枝猶有待,春色不妨遲。 碩果羲皇物,瑤華姑射姿。 東風如有意,莫遺鬢如絲。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子:中國傳統紀年法中的一個週期,60年爲一個甲子。
  • 賦得:古詩文中的一種寫作形式,意爲「作詩得到」。
  • 生生數:指生命的循環和延續。
  • 南枝:指南方的樹枝,常用來比喻春天或溫暖的地方。
  • 羲皇:指伏羲,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文化英雄,被認爲是人類的始祖。
  • 瑤華:指美玉般的花朵,比喻美麗。
  • 姑射: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比喻遙遠或高潔之地。
  • 鬢如絲:形容頭髮斑白,比喻年老。

翻譯

在甲子年的初春,我作詩得到了這首《今歲花前五十五》。 我已經五十歲又過了五年,這是生命循環中期待的時刻。 南方的樹枝似乎還在等待,春天的景色不妨來得稍晚一些。 碩大的果實如同伏羲時代的遺物,美麗的花朵宛如姑射山上的瑤華。 如果東風有情,請不要讓我兩鬢如絲般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循環和自然變化的深刻感悟。詩中,「五十又餘五」直接點明瞭詩人的年齡,而「生生數所期」則反映了對生命循環的期待和尊重。通過「南枝猶有待」和「春色不妨遲」,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界耐心等待春天到來的理解。後兩句以「碩果羲皇物」和「瑤華姑射姿」作比,讚美了自然界的美好和古老,同時「東風如有意,莫遺鬢如絲」則流露出對青春不再的淡淡哀愁和對自然恩賜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