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鯉山

· 王逢
鄉山三十三,遊鯉奠郊南。 巀然獨高大,秀掩東諸嵐。 土剛蓄炎精,崖仄削劍鐔。 我嘗挹飛翠,遠在滄江潭。 波濤與伏興,雲霧相吐含。 恍然穆王駕,八駿左右驂。 又如琴高仙,腳踏朝蔚藍。 久思更徽號,新喜遂幽探。 太白賦九華,後來成美談。 狂歌繼其武,林間免愧慚。 春風綠瑤草,秋霜紅石楠。 行將修月斤,爲鑿避世龕。 蛟龍正格鬥,鯤化誰其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巀然:高聳突出的樣子。
  • 削劍鐔:形容山崖陡峭如劍削成。
  • 挹飛翠:汲取飛舞的翠色,指欣賞山景。
  • 穆王駕:指周穆王,傳說中駕八駿遊歷四方的君王。
  • 八駿:周穆王的八匹名馬。
  • 琴高仙:傳說中的仙人,能乘鯉魚飛昇。
  • 徽號:美好的稱號。
  • 九華:山名,位於安徽省,以秀麗著稱。
  • 修月斤:修月之斧,傳說中用來修整月亮的工具。
  • 避世龕:隱居的洞穴。
  • 鯤化:指鯤鵬變化,比喻巨大的變化或高遠的志向。

翻譯

家鄉的山峯有三十三座,遊鯉山位於郊外的南邊。它高聳獨立,秀美的景色掩蓋了周圍的羣山。土地堅硬,蘊含着炎熱的精華,崖壁陡峭如劍削成。我曾欣賞過那飛舞的翠色,遠在滄江的深潭邊。波濤起伏,雲霧繚繞。恍惚間,彷彿周穆王駕着八駿馬左右馳騁。又像是琴高仙人,腳踏着朝霞飛向蔚藍的天空。長久以來,我思考着給它一個更美好的稱號,現在終於有機會去探索它的幽深之處。太白山賦中的九華山,後來成爲了美談。我狂歌繼之,在林間自愧不如。春風吹綠了瑤草,秋霜染紅了石楠。我將用修月之斧,爲我自己鑿出一個隱居的洞穴。蛟龍正在激烈地戰鬥,誰能承受鯤鵬的變化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遊鯉山的壯麗景色,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將山景與神話傳說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巀然獨高大,秀掩東諸嵐」等句,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了遊鯉山的雄偉與秀美,而「恍然穆王駕,八駿左右驂」等句則通過神話傳說的融入,增添了詩意的神祕與浪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