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大校書

導漾自嶓冢,東流爲漢川。 維桑君有意,解纜我開筵。 雲雨從茲別,林端意渺然。 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導漾(yàng):引導水流。
  • 嶓冢(bō zhǒng):山名,位於今陝西省境內。
  • 維桑:指家鄉。
  • 解纜:解開船的纜繩,指啓航。
  • 尺書:書信。
  • 鯉魚:古代傳說中傳遞書信的使者。

翻譯

引導水流從嶓冢山開始,向東流淌形成了漢川。 你懷着對家鄉的思念,解開船纜準備啓航,我爲你設宴送行。 從此我們將分別,你的心意如同林端般遙遠而模糊。 希望你不要吝嗇書信,時常通過鯉魚傳信給我。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送別王大校書的作品,通過描繪水流的起源和流向,隱喻了友人離別的場景。詩中「維桑君有意,解纜我開筵」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理解和送別之情。後兩句則寄託了對未來通信的期望,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未來的美好祝願。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