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八月虜變

白草蕭蕭大野間,單于獵火照秋山。 坐令鳴鏑侵周甸,不見封泥守漢關。 郡邑瘡痍嗟正苦,邊庭供餉轉多艱。 九重已命嫖姚將,爲報蒼生一解顏。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戌:古代用乾支紀年,庚戌爲乾支之一。
  • 白草:枯萎後呈白色的草。
  • 蕭蕭:形容風吹草木的聲音。
  • 單於:古代匈奴君主的稱號。
  •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這裡指戰爭的烽火。
  • 坐令:因此使得。
  • 鳴鏑:響箭,古代戰爭中用來發信號的箭。
  • 周甸:周朝的郊野,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封泥:古代用以封閉文書、器皿的印章,這裡指邊防的封鎖。
  • 漢關:漢朝的邊關,泛指邊疆。
  • 瘡痍:創傷,比喻戰亂後的景象。
  • 邊庭:邊疆。
  • 供餉:供應軍糧。
  • 九重:指皇宮,也指皇帝。
  • 嫖姚:古代對英勇善戰的將領的美稱,這裡指皇帝派遣的將領。
  • 解顔:開顔,指使人民心情舒暢。

繙譯

在枯萎的白草遍佈的廣濶原野間,匈奴的君主點燃了戰爭的烽火,照亮了鞦天的山巒。 這使得響箭侵襲了中原地區,而邊防的封鎖卻不見了。 各地的城鎮正遭受著戰亂的創傷,令人歎息,邊疆供應軍糧也變得瘉發艱難。 皇帝已經派遣了英勇的將領,爲了告訴百姓,讓他們的心情得以舒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的邊疆景象,通過“白草蕭蕭”、“單於獵火”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邊疆的荒涼。詩中“坐令鳴鏑侵周甸,不見封泥守漢關”反映了戰亂對中原地區的沖擊和邊防的薄弱。最後兩句“九重已命嫖姚將,爲報蒼生一解顔”則表達了皇帝派遣將領以安撫民心的決心,躰現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百姓的關懷。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