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思忠劉孟文諸君子會飲李克貞宅分韻得三字
秋日悽以烈,華軒何潭潭。
衆賓適燕止,涼飆颯崇楠。
籩豆秋有光,冠佩蔚交參。
嘗聞旅也語,式奏樂且湛。
獻酬禮百千,言議陳再三。
授簡慚末至,懷賢惕高談。
兵戈屬時危,風塵蔽東南。
罹疚秪自傷,太康寧敢貪。
反顧企明哲,悲歌戀林巖。
仰睇天際雲,中情何由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軒:裝飾華美的車,這裏指房屋高大華麗。軒(xuān)
- 潭潭:深邃的樣子。
- 燕止:宴飲休息。
- 涼飆:涼風。飆(biāo)
- 崇楠:高大的楠木。
- 籩豆: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用以盛食物的器具。籩(biān)
- 冠佩:帽子和佩飾,這裏指賓客們的穿戴。
- 交參:交錯。
- 旅也語:可能指有關出行或聚會的話語。
- 式奏:正式演奏。
- 獻酬:敬酒。
- 授簡:給予紙筆寫作詩文。
- 罹疚:遭受疾病。罹(lí)
- 太寧:安寧。
翻譯
秋日的天氣悽清而猛烈,高大華麗的房屋深邃幽然。衆多賓客在這裏宴飲休息,涼風吹過高大的楠木。祭祀和宴會上的器具在秋日裏閃耀着光芒,賓客們的帽子和佩飾交錯紛繁。曾聽聞有關聚會的話語,於是正式演奏起音樂且盡情歡樂。敬酒的禮節繁多,衆人的言論和建議再三陳述。我因來遲未能及時參與寫作詩文而慚愧,面對賢能之人心中警惕自己不敢高談闊論。如今戰爭正值危急之時,風塵遮蔽了東南地區。我遭受疾病只能暗自悲傷,怎麼敢貪圖太多的安寧呢。回頭期望明智的人,我悲歌懷念山林巖穴。仰頭眺望天邊的雲彩,心中的情感又怎能緘默不語呢。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宴飲爲背景,描繪了宴會上的景象以及詩人的內心感受。詩的開頭通過描寫秋日的悽烈和華美的房屋,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氛圍。接着描述了宴會上的賓客、食物器具以及音樂演奏,展現出熱鬧的場景。然而,詩人在歡樂之中卻流露出對時局的擔憂和自己的無奈。詩中提到兵戈時危、風塵蔽東南,表達了對國家動盪的憂慮。同時,詩人自己罹病自傷,不敢貪圖安寧,體現了他的憂國憂民之情。最後,詩人希望有明智之人能解決問題,自己則悲歌戀林巖,表達了對山林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情感複雜,既有宴飲的歡樂,又有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的感慨,意境深遠,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題胡典史所藏簡天碧西山南浦圖 》 —— [ 明 ] 劉崧
- 《 餘自去冬閏十一月遣人還泰和迎候舍弟子彥與家人偕來今經九十餘日矣未知果來否偶燈下獨酌有懷愴然援筆題此俟 》 —— [ 明 ] 劉崧
- 《 觀野燒 》 —— [ 明 ] 劉崧
- 《 題達監州草菴在金華之左 》 —— [ 明 ] 劉崧
- 《 題牧牛圖為鄒季章賦 》 —— [ 明 ] 劉崧
- 《 過桐陵楊公平別業不遇 》 —— [ 明 ] 劉崧
- 《 餘自去冬閏十一月遣人還泰和迎候舍弟子彥與家人偕來今經九十餘日矣未知果來否偶燈下獨酌有懷愴然援筆題此俟 》 —— [ 明 ] 劉崧
- 《 送曾茂文歸樂安並柬其兄祥文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