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二首奉呈賈通判令尊翁先生

· 鄭真
岱嶽青齊碧海涯,伏生故里有誰家。 秋風不用傾桑落,曉露須煩看菊花。 剩有聲名傳歷下,共稱詞賦比長沙。 客鄉喜遇忘年契,相約雲端望翠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岱嶽:泰山的別稱。
  • 青齊:指青州和齊州,古代地名,今山東省一帶。
  • 伏生:古代著名學者,相傳爲孔子的弟子。
  • 桑落:指桑樹落葉,也指秋天。
  • 歷下:地名,今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 詞賦:指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和賦。
  • 長沙:地名,今湖南省長沙市,古代文學繁榮之地。
  • 忘年契:指不分年齡的深厚友誼。
  • 翠華:指皇帝的車駕,這裏比喻高貴的人物或美好的景象。

翻譯

泰山巍峨,青州與齊州碧海之涯,伏生的故里如今還有誰居住?秋風不必帶來桑樹的落葉,清晨的露珠需要我們欣賞菊花的美麗。這裏有許多聲名遠揚的人物,大家都稱讚這裏的文學作品堪比長沙的繁榮。在異鄉喜遇忘年之交,我們相約在雲端之上,眺望那翠華般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泰山腳下的青州與齊州,以及伏生故里的秋景,通過對秋風、曉露、菊花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提到「聲名傳歷下」和「詞賦比長沙」,表達了對當地文化繁榮的讚美。結尾處的「忘年契」和「相約雲端望翠華」則體現了詩人對深厚友誼和美好未來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