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 鄭真
琪樹西風枕簟幽,郵程百里報船籌。 聲傳哀角孤城夜,夢斷浮槎瀚海秋。 彈鋏不禁歌激烈,操觚聊復寄風流。 河頭見說魚還賤,好寄樽前洗客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琪樹:指仙境中的樹木,這裡形容樹木之美。
  • 枕簟:枕頭和蓆子,指睡眠用具。
  • 郵程:郵遞的路程。
  • 報船籌:指計算船衹到達的時間。
  • 哀角:悲傷的號角聲。
  • 夢斷:夢醒。
  • 浮槎:指船衹,這裡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瀚海:古代對北方大沙漠的稱呼。
  • 彈鋏:彈劍,比喻抒發豪情壯志。
  • 操觚:執簡,指寫作。
  • 風流:這裡指文採風流。
  • 河頭:河邊。
  • 樽前:酒盃前,指飲酒時。

繙譯

西風吹過仙境般的樹木,使我的枕蓆顯得格外幽靜,我計算著郵遞的路程和船衹到達的時間。在孤城的夜晚,悲傷的號角聲傳來,我在瀚海的鞦夜中夢醒,漂泊的生活讓我無法安眠。我忍不住彈劍高歌,抒發內心的激烈情感,寫作則是我寄托文採風流的方式。聽說河邊的魚還很便宜,希望能寄來一些,在飲酒時洗去我的客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夜的孤寂和漂泊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運用了“琪樹”、“枕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同時,通過“哀角”、“夢斷”等詞語,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無奈。最後,詩人希望通過河邊的魚和飲酒來洗去客愁,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睏境的逃避。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