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寧海南還四首

隔歲思君木葉飛,臨岐相見語依依。 道逢白壁何人合,家在青山幾日歸。 篋有參苓供伏枕,身從鷗鷺解忘機。 即今出處何須計,燕市車裘有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臨岐(lín qí):指在岔路口分別。
  • 白壁:潔白的玉璧,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 參苓(shēn línɡ):指人蔘和茯苓,皆是名貴藥材,可滋補身體。
  • 伏枕:指伏臥在枕上。
  • 鷗鷺:鷗鳥和鷺鳥,常用來象徵自由自在的生活或隱士的情懷。
  •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指甘於淡泊,忘掉世俗,與世無爭。
  • 燕市:古代燕國的街市,泛指繁華的市區,此處指世俗的名利場。
  • 車裘:車馬和皮裘,指富貴者的物質享受。

翻譯

時間隔了一年,我思念着你,樹葉紛紛飄落。在岔路口相見,我們話語中充滿了不捨。 路上遇到美好的事物,不知與誰相契合,家在青山之中,不知幾日能夠歸去。 箱子裏有參苓可供病時倚靠,自身從鷗鷺那裏學會了解除機巧之心,忘卻世俗。 如今對於出仕或退隱何必去計較,在繁華的世俗中,富貴的享受是有是有非的。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黃寧海南歸所作,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分別時的不捨之情。首聯通過「隔歲」「木葉飛」烘托出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氛圍,「語依依」則直接表現了兩人的惜別之意。頷聯以「白壁何人合」表達了對友人前途的擔憂和對美好事物契合的思考,「家在青山幾日歸」則流露出對友人歸家的期盼。頸聯寫友人帶着參苓以備病時之需,同時從鷗鷺那裏領悟到了忘卻世俗機巧的道理,體現了一種淡泊的心境。尾聯則是詩人對友人的勸慰,認爲出仕或退隱不必過於計較,世俗中的富貴享受也並非絕對的,充滿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通過對離別、思念、人生思考等主題的表達,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友情、人生的獨特見解。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