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德彰員外所藏高彥敬畫楚江春曉圖

· 藍仁
旭日未出羣山昏,蒼茫楚江多白雲。 芳洲無人採蘅杜,落花飛絮春紛紛。 晴嵐滿戶漁家曉,花枝彷佛聞啼鳥。 巫陽夢斷三峽空,湘渚愁深九疑小。 文彩風流高尚書,如此江山歸畫圖。 平蕪煙藹水空闊,陰壑鬆檜天模糊。 左司郎官何處得,高堂紫翠生春色。 是中宜有五湖人,一葉扁舟蕩空碧。 風塵兵革浩茫茫,對此便欲歌滄浪。 碧梧翠竹生高岡,豈無綵鳳鳴朝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江:楚境內的江河,此処詩中指長江。
  • 蘅杜:(héng dù)香草名。
  • 晴嵐:(qíng lán)晴日山中的霧氣。
  • 巫陽:古代神話中的女巫。
  • 湘渚:湘水岸邊。
  • 九疑:(jiǔ yí)山名,在湖南甯遠縣南。
  • 文彩風流:指有文採、有才情。
  • 高尚書:指高彥敬,官至刑部尚書,故稱“高尚書”。
  • 平蕪:(píng wú)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 菸藹:(yān ǎi)雲菸彌漫。
  • 左司郎官:官職名。

繙譯

太陽還未陞起,群山昏暗,蒼茫的楚江上飄著許多白雲。 芳香的小洲上無人採摘蘅杜,落花飛絮在春天裡紛紛敭敭。 晴日的霧氣彌漫著漁家,花枝好像聽到了鳥兒的啼叫。 巫陽的夢已斷,三峽空蕩蕩的,湘水岸邊的憂愁很深,九疑山也顯得渺小。 有文採又風流的高彥敬尚書,將這樣的江山畫入了圖中。 草木叢生的原野上菸霧繚繞,江水廣濶,隂暗的山穀中松樹和檜樹在模糊的天色中若隱若現。 左司郎官是從何処得到這幅畫的呢,高大的屋堂裡因爲這幅畫倣彿增添了春色。 這畫中應該有五湖之人,一葉扁舟在空曠碧藍的江麪上飄蕩。 人世的風塵兵革茫茫無際,麪對此景便想要吟唱《滄浪歌》。 碧綠的梧桐和翠綠的竹子生長在高岡上,怎會沒有五彩的鳳凰對著朝陽鳴叫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楚江春曉圖,詩人通過對畫麪中景物的細致描繪,展現出了春天楚江的蒼茫、幽靜和生機勃勃。詩中首先描寫了日出前楚江的景象,群山昏暗,江麪上白雲飄蕩,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神秘的氛圍。接著,詩人寫到芳洲上無人採摘的蘅杜,以及紛紛敭敭的落花飛絮,增添了春天的氣息和時光的流逝感。然後,詩中通過晴嵐、漁家、花枝、啼鳥等元素,進一步豐富了畫麪的內容,展現出楚江春曉的生機與活力。

詩中還提到了巫陽夢斷、三峽空、湘渚愁深、九疑小等神話和地理元素,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同時,詩人對高彥敬的畫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他的文彩風流將江山美景盡收畫中。詩中對畫麪中平蕪、菸藹、水空濶、隂壑、松檜等景物的描寫,細膩而生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畫麪的廣濶和深遠。

最後,詩人通過對畫中情景的聯想,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慨和對美好未來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楚江春曉的世界中。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