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甫將遊五嶽別於江東

夏統藥囊在,向平藜杖隨。 溪逢三笑客,嶽待五遊詩。 濟勝看能事,深棲愧夙期。 掛冠神武去,終欲寄茅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統:人名,夏文甫的字。
  • 藥囊:裝藥的袋子,這裏指夏文甫攜帶的藥物。
  • 向平:人名,可能是指夏文甫的同行者或朋友。
  • 藜杖:用藜木製成的手杖,常用來象徵旅行或老年。
  • 三笑客:指在溪邊相遇的三位笑談的旅人。
  • 五遊詩:指夏文甫計劃遊歷五嶽並創作的詩。
  • 濟勝:指克服困難,達到目的。
  • 深棲:指深入隱居。
  • 夙期:早有的期望或約定。
  • 掛冠:指辭去官職。
  • 神武:指皇帝或朝廷。
  • 茅茨:茅草覆蓋的簡陋房屋,這裏指隱居的生活。

翻譯

夏文甫帶着藥囊,向平則拄着藜杖隨行。 在溪邊遇到了三位笑談的旅人,期待夏文甫遊歷五嶽後創作的詩。 看他能否克服旅途的困難,我深感自己隱居的生活與早前的期望不符。 夏文甫辭去了官職,離開朝廷,最終還是想要寄身於簡陋的茅屋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文甫即將遊歷五嶽的情景,通過對他攜帶藥囊、向平拄杖的描寫,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詩中「溪逢三笑客,嶽待五遊詩」一句,既表達了旅途中的偶遇,也預示了夏文甫遊歷五嶽後的文學創作。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與對官場生活的厭倦,體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山水的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