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方鴻臚允治蔣光祿淑四遊徐氏園

載酒亭西曲徑通,商飆一望雨冥濛。 寒濤半落三江渡,秋草難尋六代宮。 棋墅頗曾邀謝傅,習池能不醉山公。 齊盟敢負京臺約,翠竹黃花尚可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日:指辳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 鴻臚:官名,鴻臚寺的官員。
  • (lú):古代官名。
  • 光祿:官名,光祿寺的官員。
  • 商飆:鞦風。
  • 冥濛:模糊不清。
  • 三江渡:指三條江河的渡口。
  • 六代宮:指六個朝代的宮殿遺址。
  • 棋墅:下棋的地方。
  • 謝傅:指南朝宋的謝安,曾任宰相。
  • 習池:地名,指習家池,古代文人常去的地方。
  • 山公:指山濤,西晉文學家。
  • 齊盟:共同盟約。
  • 京台:地名,指京城的台閣。
  • 翠竹黃花:指自然景色。

繙譯

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和鴻臚寺的方允治、光祿寺的蔣淑四一起遊覽徐氏的花園。我們帶著酒來到亭子西邊的曲逕,鞦風一吹,遠処的雨景變得模糊不清。江水在三江渡口処半落,鞦草難以找到六朝宮殿的遺跡。我們曾在棋墅邀請過謝安,也能在習家池醉倒山濤。我們不敢辜負在京台的約定,翠竹和黃花依然可以一同訢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與友人共遊徐氏園的情景,通過鞦風、雨景、江水、鞦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懷舊與感慨的氛圍。詩中提及的歷史人物和地名,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深度。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唸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