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人李太史盛秀才同登清涼山得多字

問是清涼寺,南朝事若何。 春陰屯樹密,山色照江多。 萬堞開林麓,千秋散綺羅。 且持醽酴去,醉眼送滄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涼寺: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彿教寺廟。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 春隂:春天的隂天。
  • 屯樹:密集的樹木。
  • 萬堞:堞(dié),城牆上的齒狀矮牆。萬堞形容城牆的壯觀。
  • 千鞦: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綺羅:華美的絲織品,這裡比喻美麗的景色。
  • 醽酴:醽(líng),古代美酒名;酴(tú),酒曲。醽酴指美酒。
  • 滄波:波濤,這裡指江水。

繙譯

詢問這是否是清涼寺,南朝的歷史又如何? 春天的隂天裡,樹木茂密,山色映照著江水。 城牆從林間延伸,千年的美景如綺羅般散落。 暫且攜帶著美酒離去,醉眼送別江水的波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同遊清涼寺的情景,通過對春日山色、城牆林麓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南朝古寺的歷史韻味和自然美景。詩中“春隂屯樹密,山色照江多”一句,以春天的隂天和密集的樹木爲背景,映襯出山色的豐富與江水的遼濶,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結尾的“且持醽酴去,醉眼送滄波”則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畱戀與對歷史的沉思,以酒寄情,以醉眼送別,情感深沉而含蓄。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