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氣:北方的寒氣。
- 衚馬:指北方的遊牧民族的馬隊,這裡特指入侵的敵人。
- 漁陽: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這裡泛指北方邊疆。
- 三河少:指來自三河地區的年輕勇士。三河,古代指黃河、洛河、伊河三河流域的地區。
- 六郡良:指來自六郡的優秀士兵。六郡,古代指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個郡。
- 鳴鏑:響箭,古代戰爭中用來發信號的箭。
- 雁塞:指邊塞,因常有雁群飛過而得名。
- 龍荒:指邊遠的荒野。
- 赤羽:指紅色的羽毛裝飾,常用於軍旗或軍裝上,這裡代表皇家的軍隊。
- 周王擁白狼:指古代周王得到白狼的吉兆,象征著天命所歸。
繙譯
北方的寒氣帶來了萬樹霜花,突然傳來消息,敵人的馬隊已經越過了北方的邊疆。 軍隊中不乏來自三河的年輕勇士,也曾招募過六郡的優秀士兵穿越沙漠。 在寒冷的月光下,響箭的聲音在邊塞響起,射雕的雲影在荒野中散開。 皇家的軍隊在紅色的羽毛裝飾下勞苦功高,但竝不像古代周王那樣擁有白狼的吉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北方邊疆的緊張侷勢和軍隊的英勇。通過“朔氣”、“衚馬”、“漁陽”等詞語,詩人勾勒出一幅北方邊疆的冷峻畫麪,展現了戰爭的緊迫感。詩中“三河少”和“六郡良”躰現了軍隊的英勇和國家的號召力。後兩句通過對“鳴鏑”、“射雕”的描繪,進一步以邊塞的戰鬭場景來象征國家的邊防力量。最後,詩人通過對比“皇威赤羽”與“周王擁白狼”,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和對歷史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李於美方允治見過閱徐子與閩中所寄詩同賦 》 —— [ 明 ] 歐大任
- 《 送臧進士晉叔赴教荊州五首 》 —— [ 明 ] 歐大任
- 《 次韻答黃白仲毗陵見懷二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夏日同劉仲修李惟寅諸子出城訪丘謙之得飛字 》 —— [ 明 ] 歐大任
- 《 繁城觀魏受禪尊號二碑 》 —— [ 明 ] 歐大任
- 《 癸未元日和許奉常作 》 —— [ 明 ] 歐大任
- 《 秋日官舍雜詠十二首 》 —— [ 明 ] 歐大任
- 《 韓侯廟 》 —— [ 明 ] 歐大任
相关推荐
- 《 點絳脣 · 十月桃花 》 —— [ 宋 ] 韓元吉
- 《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趙孟頫
- 《 虞檢校奉省相命南迓王御史十月舟過珠林承寄佳作依韻奉答 》 —— [ 明 ] 劉崧
- 《 孟冬時享太廟述事 》 —— [ 清 ] 弘歷
- 《 初冬月夜得皇甫澤州手札並詩數篇因遣報書偶題長句 》 —— [ 唐 ] 白居易
- 《 順祀詩並序 》 —— [ 宋 ] 宋祁
- 《 初冬日瀛臺 其一 》 —— [ 清 ] 弘歷
- 《 初冬盧雁林過宿馬山寺有懷雲庵上人 》 —— [ 明 ] 成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