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方:指彿寺。
- 踏歌:古代的一種邊歌邊舞的藝術形式。舞時成群結隊,連臂踏腳,配以輕微的手臂動作。現在苗、瑤等民族還有這種歌舞形式。
- 蘆琯:古代西域琯樂器。
- 生公:南朝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
繙譯
風輕輕吹散了桐花,松間的月亮照亮了彿寺的殿堂,我隨著歌聲踏步而來。 我帶著新調的蘆琯曲子,在生公曾經講經的舊講台上吹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充滿禪意的夜晚。風散桐花、松月開,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詩人攜帶著蘆琯新曲,踏歌來到生公舊講台,倣彿在用音樂與古人對話,表達了對高僧的敬仰和對彿理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