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太史養正升都憲巡撫宣府
北邊重鎮稱宣府,一帶關河新蕃宇。
鎮朔長屯大將兵,節制還應屬巡撫。
眼中之人今幾年,受詔臨戎已三五。
聖明不喜文法吏,特簡儒臣付斯土。
張君堂堂七尺軀,生有奇才濟文武。
近侍初聯鳳閣班,文章久擅雞林賈。
時從經幄講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
事功直欲追前賢,蜾蠃雕蟲底須數。
人言國士可無雙,書劍相傳自其祖。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長組。
想當跨馬出行邊,先事澄清後戎伍。
千倉有蓄問陳紅,百里相望看樓櫓。
守臣戍帥總郊迎,帓首聯翩負前弩。
蒐田尚接金蓮川,弦誦遙連赤城塢。
威聲早已罷烽燧,號令誰能易旗鼓。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邊人悉安堵。
愧予與君最相得,半生不脫儒生腐。
置身豈合在公卿,開口徒能論今古。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對雞舞。
平明載酒送君行,祖席薰風動南浦。
願君當此得志秋,莫學人嗟守邊苦。
幕府重期老範謠,家聲再續留侯譜。
功成復入漢庭來,帝袞終須待君補。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