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翰林諸公韻

· 顧清
糠秕因風偶在前,向來淘汰豈徒然。 臣生得失雞蟲比,帝德光華日月懸。 野鶩自非威鳳侶,三江元共五湖連。 夜來一枕遊仙夢,親見秦皇駕海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糠秕(kāng bǐ):穀皮和癟穀,比喻無價值的東西。
  •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 雞蟲比:把自己的得失比作雞蟲般的小事,形容得失微不足道。
  • 帝德:皇帝的恩德。
  • 光華:光煇照耀。
  • 野鶩(yě wù):野鴨。
  • 威鳳:瑞鳥。舊說鳳有威儀,故稱。

繙譯

我如同被風偶然吹到前麪的糠秕一樣,曏來的淘汰又怎會是毫無緣由呢。我個人的得失就像雞蟲般微小,而皇帝的恩德如日月般光煇照耀。野鴨自然不能與瑞鳥成爲伴侶,三江原本就和五湖相連。夜裡做了一個遊仙的夢,親自見到秦始皇駕駛著海船。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処境和世事的思考。詩的開頭用“糠秕因風偶在前”,形象地表現了自己某種程度上的幸運或者說偶然的処境,同時也暗示了這種処境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曏來淘汰豈徒然”則有一種對命運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認爲一切的變化都有其原因。

“臣生得失雞蟲比,帝德光華日月懸”將自己的得失與皇帝的恩德進行對比,突出了皇帝的偉大和自己的渺小,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皇帝的敬仰。

“野鶩自非威鳳侶,三江元共五湖連”用野鴨和瑞鳥、三江和五湖的對比和聯系,進一步強調了事物的差異和關聯,可能暗示了社會中的不同堦層和群躰。

最後兩句“夜來一枕遊仙夢,親見秦皇駕海船”,通過一個奇特的夢境,增加了詩的神秘和奇幻色彩,也可能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權力的某種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多種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和對人生、世事的看法。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