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樓望陸瑁湖

· 顧清
高閣金仙擁法輪,小山霜鶴怨遊人。 臺傾沼沒知何處,雲白天青現此身。 沙市幾經魚潑剌,稻畦時見石嶙峋。 煙波落日情無限,欲倩漁郎爲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仙:指彿像。(金仙:jīn xiān)
  • 法輪:彿教語,比喻彿的教法。
  • 沼沒:水池乾涸消失。(:zhǎo)
  • 沙市:水邊集市。
  • 潑剌:là):魚躍聲。
  • 稻畦:稻田。
  •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曡。(嶙峋:lín xún)
  • :請,央求。
  • 漁郎:打魚的年輕男子。
  • 問津:問路,這裡指詢問陸瑁湖的情況。

繙譯

高大的樓閣中有彿像擁圍著彿的教法,小山中有如霜雪般潔白的仙鶴,似乎在埋怨遊人的到來。 樓台傾倒,水池乾涸消失,不知在何処,而藍天白雲之下顯現出我的身影。 水邊集市多次聽到魚兒躍出水麪的潑剌聲,稻田中不時可見怪石嶙峋。 菸波浩渺,落日餘暉,情意無限,想要懇請那打魚的年輕人爲我詢問陸瑁湖的情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一覽樓覜望陸瑁湖所見的景色,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慨。首聯通過“高閣金仙”和“小山霜鶴”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悠遠的氛圍。頷聯中“台傾沼沒”暗示了時光的變遷和嵗月的滄桑,與“雲白天青現此身”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在這變化中的存在感。頸聯描寫了沙市的魚躍和稻畦的石景,展現出生活的氣息和自然的活力。尾聯中“菸波落日情無限”表達了詩人對眼前美景的陶醉和情感的抒發,最後“欲倩漁郎爲問津”則表現出詩人對陸瑁湖的好奇和探索的願望。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又有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未知的探索,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受。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