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九和宴上作

· 顧清
紫壇殷薦九功成,黃屋初筵百福迎。 千羽盡消豺虎氣,簫韶齊作鳳凰聲。 條風暗逐龍樓轉,遲日偏當黼座明。 報與萬方須鼓舞,泰階連夜十分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壇:紫色的祭壇,祭祀場所。
  • 殷薦:豐盛的祭祀。(「殷」讀音爲「yīn」)
  • 黃屋:古代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借指帝王的車或帝王。
  • 簫韶:舜樂名,泛指美妙的仙樂。(「韶」讀音爲「sháo」)
  • 條風:東北風。
  • 龍樓:這裏指帝王的宮殿。
  • 遲日:春日。
  • 黼座:天子的座位,借指天子。(「黼」讀音爲「fǔ」)
  • 泰階:古星座名,即三臺,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古人認爲泰階平則天下太平。

翻譯

在那紫色的祭壇上,豐盛的祭祀宣告着各種功業已然完成,在帝王的車駕中,剛剛開始的筵席迎來了衆多的福運。千般樂聲完全消除了豺虎般的兇惡之氣,美妙的音樂齊奏出如同鳳凰鳴叫的聲音。東北風暗暗地隨着帝王宮殿流轉,春日的陽光偏偏對着天子的座位明亮照耀。要告知天下各方都應該歡欣鼓舞,因爲三臺星座連夜都顯示出天下十分太平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莊重而又喜慶的宴會場景,通過對祭祀、筵席、音樂、風、日以及天下太平的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帝王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昌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徵手法,如紫壇、黃屋、簫韶、條風、泰階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同時,詩歌的語言優美,節奏明快,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天下太平的讚美和期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