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定庵八十三用十峯韻

· 顧清
繞宅青山列畫屏,磨崖到處可鐫銘。 神仙上界猶官府,塵海中間幾醉醒。 高詠雅情追白社,遠書精札亂黃庭。 年來兩負中秋會,遙聽笙歌入翠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磨崖(mó yá):在山崖等巖石上鎸刻文字。
  • 鎸銘(juān míng):雕刻銘文。
  • 塵海:謂茫茫塵世。
  • 白社: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処。
  • 精劄:精細地書寫。
  • 黃庭:指道教的經典著作《黃庭經》,此処借指道書。
  • 翠冥:形容樹木等青翠幽深。

繙譯

環繞著宅子的青山排列得如同一幅畫屏,隨処可見可用來鎸刻銘文的山崖。神仙所在的上界如同官府一般,在這茫茫塵世之中,人們有幾次能真正地清醒。高聲吟詠,高雅的情趣追逐著隱士的境界,遠方寄來的精細書信打亂了閲讀道書的心思。這些年來兩次辜負了中鞦的聚會,衹能遠遠地聽到笙歌的聲音傳入那青翠幽深之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而又富有詩意的場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的首聯通過描寫環繞宅子的青山和可鎸刻銘文的山崖,展現出一種自然的美感和文化的底蘊。頷聯則將神仙的上界與塵世相對比,引發人們對人生的思考,暗示在塵世中人們常常処於混沌的狀態。頸聯通過描寫詩人的吟詠和收到的書信,表現出他的高雅情趣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尾聯中詩人提到自己兩次辜負中鞦聚會,透露出一絲遺憾,而遠処傳來的笙歌聲音則增添了一種悠遠的氛圍。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富有韻味,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人生和文化的獨特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