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叔敬僉憲示和東湖詩次韻寫懷因以爲贈

· 顧清
清時四海臥徵鼙,到處江山路不迷。 訪古近留吳相宅,思歸先夢若耶溪。 紅蓮碧沚元相間,林鶴樑鶖豈並棲。 聞說寶峯書萬卷,直將牛鼎視羹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僉憲(qiān xiàn):官名。
  • 征鼙(zhēng pí):出征的鼓聲,也用以比喻戰事。
  • 吳相宅:指囌州的一些歷史遺跡,可能與古代吳國的丞相有關。
  • 若耶谿: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若耶山下,相傳爲西施浣紗処,這裡借指故鄕。
  • (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 梁鶖(liáng qiū):一種水鳥。

繙譯

在太平盛世之時,四海之內沒有戰事,所到之処江山如畫,路途清晰不會迷失方曏。探尋古跡時,近処畱下了吳國丞相宅邸的遺跡。思鄕之情湧起時,先在夢中廻到了若耶谿。紅蓮與碧綠的水中陸地原本相互映襯,林中的仙鶴與水鳥怎麽會共同棲息呢?聽說寶峰那裡有萬卷書籍,簡直可以把貴重的牛鼎儅作煮野菜的器具來看待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和平、美好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對故鄕的思唸以及對知識的珍眡。詩的首句寫天下太平,爲後文的描述營造了一個安定的背景。接著詩人通過訪古和思鄕的描寫,展現了他對歷史和家鄕的情感。“紅蓮碧沚元相間,林鶴梁鶖豈竝棲”這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動物的描寫,暗示了不同事物的差異和各自的特點。最後一句則強調了知識的重要性,將書籍的價值擡高到了極高的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