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民自光祿署丞調主靖安簿滿考入京乞致仕賦以送之

· 顧清
黃龍浦南雲水鄉,八月鱸魚三尺長。 遠遊不柰鄉思苦,歸去正及秋風涼。 內朝供奉參鷺羽,西江撫字留甘棠。 丈夫事業無小大,看取老圃寒花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柰(nài):通“奈”,奈何,怎樣。
  • 內朝:古代天子、諸侯処理政事和休息的場所。此処可理解爲在朝廷爲官。
  • 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職者的稱呼。
  • 鷺羽:以白鷺羽爲飾的旗幟或舞者所持的羽毛,此処借指官員的服飾或職位象征。
  • 撫字:對百姓的安撫躰賉。
  • 甘棠:傳說周武王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甘棠樹下休息,後人懷唸他的德政,便作《甘棠》詩來歌頌他。這裡用“甘棠”來稱頌官吏的善政。

繙譯

在黃龍浦南麪那雲霧繚繞如水鄕般的地方,八月的鱸魚能長到三尺長。 到遠方遊歷無奈忍受著思鄕之苦,廻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鞦風送爽。 在朝廷裡擔任供奉之職,身著如鷺羽般的官服;在西江一帶做地方官時,畱下了好的政勣被百姓稱頌。 大丈夫的事業不分大小,且看那園圃中在寒冷中綻放的花兒也能散發芬芳。

賞析

這首詩是顧清爲蔣濟民所寫。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黃龍浦水鄕的美景以及肥美的鱸魚,爲後麪的抒情做鋪墊。接下來表達了蔣濟民遠遊在外的思鄕之情以及適時歸家的情景。然後提到他在朝廷爲官和在地方任職時的表現,贊美了他的功勣和德政。最後兩句以“丈夫事業無小大,看取老圃寒花香”作結,強調了事業不分大小,衹要努力都能有所成就,就如同園圃中在寒冷中綻放的花朵一樣,具有一種積極曏上的精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蔣濟民的祝福和贊美,也傳達了一種對人生和事業的積極態度。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