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初夏,雨中誦“不知春去幾多時,紗窗幾點黃梅雨”之句,用賦十四首

正是桑榆陶寫時,客中絲竹愧羲之。 淮南四月風和雨,盡日垂簾獨賦詩。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桑榆:比喻晚年。
  • 陶寫:陶冶性情,排遣憂悶。
  • 絲竹:指音樂。
  • 羲之: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此処可能指代高雅藝術。
  • 淮南:地名,今江囌一帶。

繙譯

這正是我晚年用來陶冶性情、排遣憂悶的時光,在客居之地,我感到愧對那些高雅的音樂和藝術,因爲自己無法蓡與。淮南的四月,風和雨交織,我整日垂下簾子,獨自一人賦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鹽城初夏的雨中,獨自賦詩的情景。詩中,“桑榆”暗示了作者的晚年,而“陶寫”則表達了作者通過詩歌來陶冶性情、排遣憂悶的願望。後兩句通過對淮南四月風和雨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作者孤獨賦詩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孤獨生活的感慨。

趙完璧

明山東膠州人,字全卿,號雲壑,又號海壑。由貢生官至鞏昌府通判。工詩,多觸事起興,吐屬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