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理見邀同蔡德玄魏子貞夜集

高閣冠簪會,江陽夜雁聲。 徵鞍非剡水,躍劍似豐城。 風雪帷猶下,關山騎欲行。 他時懷此夕,何限薜蘿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冠簪(guān zān):古代官員的帽子和髮簪,這裏指官員或士人。
  • 江陽:地名,今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
  • 徵鞍(zhēng ān):指出行的馬鞍,代指出行。
  • 剡水(shàn shuǐ):水名,在今浙江省。
  • 豐城:地名,今江西省豐城市,古時有「豐城劍」的典故。
  • (wéi):帳幕。
  • 關山:指邊關的山川,泛指邊遠地區。
  • 薜蘿(bì luó):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或隱逸的生活。

翻譯

在高閣之上,士人們相聚,江陽的夜晚傳來雁鳴聲。 出行的馬鞍並非前往剡水,躍動的劍光如同豐城的傳說。 風雪中帳幕依舊低垂,邊關的山川間,騎者即將啓程。 將來回憶起這個夜晚,心中將充滿對隱逸生活的無限嚮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士人聚會的場景,通過「高閣」、「江陽夜雁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高遠而幽靜的氛圍。詩中「徵鞍非剡水,躍劍似豐城」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待和對劍術的讚美。末句「他時懷此夕,何限薜蘿情」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表達了對未來回憶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隱逸生活的珍視。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