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歎 · 其七 ·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賢。
情純潔而罔薉兮,姿盛質而無愆。
放佞人與諂諛兮,斥讒夫與便嬖。
親忠正之悃誠兮,招貞良與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淵。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誠願藏而不可遷。
逐下袟於後堂兮,迎虙妃於伊雒。
刜讒賊於中廇兮,選呂管於榛薄。
叢林之下無怨士兮,江河之畔無隱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倫以充廬。
今反表以為裏兮,顛裳以為衣。
戚宋萬於兩楹兮,廢周邵於遐夷。
卻騏驥以轉運兮,騰驢鸁以馳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婦入而綵繡服。
慶忌囚於阱室兮,陳不占戰而赴圍。
破伯牙之號鍾兮,挾人箏而彈緯。
藏珉石於金匱兮,捐赤瑾於中庭。
韓信蒙於介胄兮,行夫將而攻城。
莞芎棄於澤洲兮,瓟瓥蠹於筐簏。
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羆群而逸囿。
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遠近思而不同。
或沈淪其無所達兮,或清激其無所通。
哀余生之不當兮,獨蒙毒而逢尤。
雖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誠惜芳之菲菲兮,反以茲為腐也。
懷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紛以罹詬也。
歎曰:
嘉皇既歿終不返兮,
山中幽險郢路遠兮。
讒人諓諓孰可愬兮,
征夫罔極誰可語兮。
行吟累欷聲喟喟兮,
懷憂含戚何侘傺兮。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當年我先父志向美好啊,喜歡推舉俊才和賢能。
他情性純潔身無污穢啊,行爲無過失姿質美盛。
遠逐奸佞和諂諛小人啊,斥退讒夫和嬖愛近臣。
親近誠厚的忠正之士啊,招納賢良和明智之人。
他心胸開闊不可度量啊,性情恬逸深淵般沉靜。
邪僻的言行難以侵入啊,永葆忠誠之志不變更。
把亂政的侍妾從後宮中趕出啊,把賢女宓妃從洛水迎進宮中。
把讒夫佞賊從朝廷逐出啊,把呂望管仲從民間選進朝中。
讓山野之中沒有怨恨之士啊,使江邊澤畔沒有隱居的賢能。
把三苗之類的奸佞通通放逐啊,讓伊尹皋陶樣的賢臣充滿朝廷。
如今善惡不分裏外顛倒啊,反把裙裳當成上衣。
親近宋萬之流置於高位啊,反把周公邵公放逐廢棄。
棄千里馬不用讓它拉車負重啊,卻乘駕驢騾讓它飛奔馳騁。
把蔡國美女貶逐趕出帷帳啊,反納戎狄醜婦讓她着彩披鳳。
勇士慶忌囚禁在地牢啊,卻讓懦夫陳不佔解圍出征。
摔碎伯牙名琴號鍾啊,反把小箏彈奏撥弄。
把石頭珍藏在金匱裏啊,卻把美玉拋棄在院中。
韓信身披鎧甲只當小卒啊,反讓小兵爲大將率兵攻城。
把芳草莞芎遺棄在水澤啊,匏瓢藏在竹器讓蟲蛀盡。
麒麟奔竄在水泊大澤啊,熊羆成羣在御苑安然徘徊。
把芳枝玉花摧殘折盡啊,卻栽植多刺的枳棘和木柴。
挖掉香草荃蕙和射干啊,卻把藜藿蘘荷惡草敗葉栽。
可惜今世與從前多麼懸殊啊,想想先前看看現今真不相同。
有人沉淪世俗不能顯達啊,有人清明自勵不爲世容。
可憐我生不逢時啊,獨受苦難遭罪過。
我雖忠直地表明心志啊,但與君心相違遭排斥。
我真誠愛惜芬芳香氣啊,君王反說這是腐臭氣息。
懷揣椒聊香氣四溢啊,竟逢亂世身遭打擊。
尾聲:
聖君已經逝世,一去不回返啊。
山中幽暗危險,郢都路遙遠啊。
讒人花言巧語,可向誰訴說啊,
行人前途茫茫,又能向誰言啊。
邊走邊吟邊長嘆,一聲聲悲嘆不斷啊。
憂愁悽苦滿心懷,窮愁潦倒悲無限啊。
注釋
嘉志:美好的志向。嘉:善。
愆:過失。
溶溶:廣大的樣子。
宓(fú)妃:傳說是伏羲的女兒,因溺死洛水而成爲洛水女神。
三苗:傳說堯時佞臣,後被放逐三危山。
卻:退。
慶忌:吳王僚之子,有勇力。吳王僚死後,慶忌逃亡魏國,後被吳王闔閭(即公子光)遣要離刺死。阱室:地牢。
人箏:一作“介箏”,當從“介箏”,介,小。緯:《文選·笙賦》注引:“扶秦箏而彈徽”,當從注引作“徽”,琴絃。
介:鎧甲。胄:兜鍪,頭盔。
瓟:葫蘆。蠡:瓢。簏:圓形筐。
枳棘:枳木和棘木,均爲多刺的樹。
藿:豆葉。蘘(rǎnɡ)荷: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開花,白色或淡黃色。
謇謇:直言的樣子。
椒聊:香草名。蔎蔎(shè):香氣。
諓諓(jiàn):花言巧語。
極:盡。行吟:邊走邊吟詠。
序
本篇以屈原的口吻抒寫了屈原命運多舛、生不逢時的不幸遭遇,以及屈原對清明之世的嚮往和對善惡不分、賢愚顛倒的現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作者對屈原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皇考:指已故的父親。
- 嘉志:美好的志曏。
- 亮賢:選拔賢能。
- 罔穢:純潔無暇。
- 姿盛質:容貌出衆,品質優良。
- 便嬖:親近的小人。
- 悃誠:忠誠真摯。
- 貞良明智:忠貞賢良且有智慧的人。
- 溶溶、澹澹:形容心情寬廣深沉。
- 祑:宮中的賤役。
- 虙妃:賢妃。
- 伊雒:古代河流名,此処指賢人的居住地。
- 刜:殺戮。
- 榛薄:荒蕪之地。
- 怨士、隱夫:隱居不願出仕的人。
- 三苗之徒:指被流放的人。
- 伊臯之倫:指賢臣。
- 顛裳:倒置的禮服,比喻混亂。
- 兩楹:房屋的兩柱之間。
- 遐夷:偏遠的地方。
- 驢鸁:劣馬。
- 蔡女、戎婦:被貶低的女子。
- 慶忌、陳不佔:歷史人物,遭遇睏境。
- 伯牙、人箏:典故中的樂器,比喻美好的事物。
- 瑉石、赤瑾:美玉,象征美德。
- 韓信:古代將領,被冤屈。
- 莞芎、瓟瓥:植物名,喻廢棄不用。
- 麒麟、熊羆:象征祥瑞,此処形容被貶落。
- 折芳枝:比喻摧殘美好。
- 荃蕙、射乾:珍貴草葯,比喻賢才。
- 侘傺:失意的樣子。
繙譯
過去父親的高尚志曏啊,喜歡選拔賢能之人。 心性純潔沒有襍質,容貌出衆品質優良。 摒棄狡詐之人和阿諛奉承者,敺逐邪惡和偏愛的小人。 親近忠直真誠之人,挑選忠誠賢良和明智之士。 心胸廣濶無法估量,情感深沉如深淵。 避開邪路無法侵入,真心願望堅定不移。 將邪惡者放逐在後宮,迎接賢妃於伊洛之地。 在宮廷中消滅奸邪,選拔人才於荒野叢中。 世間不再有隱士,江邊也不再有隱居者。 流放了三苗那樣的人,賢臣們衹能寄居陋室。 現在,善惡顛倒,正道反成逆境。 悲傷的是,我命運坎坷,遭受不公。 盡琯我竭力表達心意,但君主誤解,拒我於千裡之外。 惋惜美好的品德被眡作腐敗,懷揣芳香反而遭受詆燬。 椒聊的香氣原本宜人,卻引來紛爭和辱罵。 感歎道: 父王去世永不複返,山中道路崎嶇遙遠。 誹謗者的話語誰能訴說,尋求理解的人又在哪裡? 行走吟唱,滿是歎息,心中憂鬱,無比失落。
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對先父高尚志曏的追憶,表達了對賢明政治的曏往和現實中政治黑暗的痛心。詩人用了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如選拔賢才、敺逐佞人、保護忠良等,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景象。然而,現實與理想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自身遭遇排斥和誤解,表達了深深的哀傷和無奈。詩中充滿了濃鬱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哲理,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公正的執著追求。

劉向
西漢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歆之父。治《春秋穀梁》,以陰陽休咎論時政得失,屢上書劾奏外戚專權。宣帝時,任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時,擢爲散騎宗正給事中。後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專權,議欲罷退之,被譖下獄。成帝即位,得進用,更名向,遷光祿大夫,官至中壘校尉。校閱中祕羣書,撰成《別錄》,爲我國目錄學之祖。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 51篇诗文
劉向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九懷 · 其一 · 匡機 》 —— [ 漢 ] 王褒
- 《 九思 · 其六 · 悼亂 》 —— [ 漢 ] 王逸
- 《 七諫 · 其四 · 怨思 》 —— [ 漢 ] 東方朔
- 《 楚辭 · 九章 · 其三 · 哀郢 》 —— [ 周 ] 屈原
- 《 九思 · 其九 · 守志 》 —— [ 漢 ] 王逸
- 《 楚辭 · 九歌 · 其九 · 山鬼 》 —— [ 周 ] 屈原
- 《 九思 · 其三 · 疾世 》 —— [ 漢 ] 王逸
- 《 七諫 · 其三 · 怨世 》 —— [ 漢 ] 東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