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 九章 · 其四 · 抽思

· 屈原
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 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數惟蓀之多怒兮,傷餘心之懮懮。 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爲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覽餘以其修姱。 與餘言而不信兮,蓋爲餘而造怒。 願承間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心怛傷之憺憺。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衆果以我爲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亡? 何獨樂斯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完。 望三五以爲像兮,指彭咸以爲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獲? 少歌曰: 與美人抽怨兮,並日夜而無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 倡曰: 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 既惸獨而不羣兮,又無良媒在其側。 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願徑逝而未得兮,魂識路之營營。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餘之從容。 亂曰: 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蹇吾願兮。 超回志度,行隱進兮。 低佪夷猶,宿北姑兮。 煩冤瞀容,實沛徂兮。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 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 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拼音

所属合集

#楚辭全集

譯文

心裏的憂愁萬分鬱結,孤獨地唉聲嘆氣不斷悲傷。 思來想去怎麼也不能開懷,只恨長夜漫漫天總不亮。 秋風一吹萬物都要蕭條,壞人當道真是一片糟糕! 你爲什麼那樣地容易急躁,你使我心神不安呵,尊貴的香草! 想索性離開故鄉跑向國外,看到人民的災難又鎮定下來。 我把菲薄的衷情織成歌辭,想呈現給你呀,我所敬愛。 你早先已經給我約好,我們在黃昏時候見面。 但你在半途又改變了,丟掉了我去和別人纏綿。 你把你的美好向我誇耀,你把你的長處向我矜示。 你對我說的話全不守信用,你只是無原故地對我生氣。 想乘着你空閒自行表白,心裏害怕又不敢這樣做。 我躊躇,但我總想見你,可憐我的心是徬徨無主。 我把這情景編成了歌辭,但你假裝耳聾不肯傾聽。 我知道直切的人不會討好,大家也真的當我成眼中釘。 以前我所陳述的有憑有據,難道到現在便都已經忘了? 我爲什麼總喜歡侃侃而談,是希望你的光彩更加輝耀。 願以三王五伯作爲你的榜樣,願以彭咸作爲我自己的典型。 我們一切都要做到盡善盡美,普天下都要傳遍我們的名聲。 善行要靠自己努力,不從外來,名聲要與實際相符,不要虛假。 哪有不給予的而能得到酬報?哪有不種瓜的而能夠得到瓜? 小歌:我爲美人唱出我的幽情,日日夜夜都沒人佐證。 把他的美好向我矜驕,把我的歌辭在耳邊溜掉。 唱道:一隻鳥兒從南方飛來,停留在漢水之北。 毛羽十分美麗,孤單地在異鄉作客。 沒有一個知交,也沒有誰介紹。 相隔既遠而被人忘懷。要自薦也沒有路道。 望着北山而流眼淚,對着流水而自哀悼。 孟夏的夜景本來很短,爲什麼長起來就像一年? 郢都的路途確是遙遠,夢魂一夜要走九遍。 我不管是彎路還是捷徑,只顧南行戴着日月與星星。 想直走但又未能,夢魂往來多麼勞頓。 爲什麼我的性情這樣端直,別人的看法卻和我不同。 替我媒介的人都欠工夫,也還不知道我的從容。 尾聲:水淺灘長,我溯滄浪而上。 回望南方,聊以解慰愁腸。 怪石崎嶇,行走不如人願。 迂迴超越,使我進退兩難。 遲疑不進,落宿在這北姑。 心煩意亂,萬事顛沛胡塗。 嘆息悲傷,神魂飛向遠處。 地偏路遠,沒人代爲訴苦。 調整思路,作歌聊以自娛。 憂愁難解,有誰可以告訴?

注釋

增傷:加倍憂傷。 蹇(jiǎn)產:曲折糾纏。 動容:指秋風吹來的狀況。 惟:思,想起。蓀(sūn):香草名,這裏指楚王。 尤:遭罪。 微情:一點點情意,是作者自謙。 黃昏:代指晚年。期:約。 回畔:折回。 憍(jiāo):通“驕”,驕傲,誇耀。 修姱(kuā):美好。其,楚懷王。 蓋:通“盍”,何。 承間:找個機會。 憺(dàn)憺:憂心重重的樣子。 詳(yáng):通“佯”,假裝。 切人:直率坦誠的人。 耿著:明白清楚。 庸:乃,就。亡(wàng):通“忘”,忘記。 謇(jiǎn)謇:忠直敢言。 三五:三王五霸,三王即夏禹、商湯、周文王;五霸先秦時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漢代以後說法不一。像:榜樣。 極:方向。 虛作:假造。 實:播種。 少歌:古代樂章音樂的名稱。這裏是前半部分內容的小結。 抽思:一作“抽怨”。抽,抒寫。 正:同“證”,證據。 敖(ào):通“傲”,輕慢。 倡:通“唱”,古代音樂章節的名稱。這裏指詩的下半部分的開始。 牉(pàn):分離。 惸(qióng):同“煢”,孤獨。 卓遠:遙遠。 太息:嘆息。 孟夏:夏曆的四月。 晦明:從黑夜到白天,指一夜。 郢(yǐng)路:由漢北通往郢都之路。 南指:南行的指示標誌。 營營:忙忙碌碌的樣子。 理:使者,媒人。媒:動詞,說合。 亂:尾聲。 瀨:淺灘上的流水。 溯:逆流而上。潭:深淵。 狂顧:急切地回顧。 軫(zhěn)石:扭曲的怪石。 蹇(jiǎn):阻止,阻礙。 志度:考慮。 低徊:徘徊。夷猶:猶豫。 瞀(mào):心緒煩亂。 沛徂:顛沛流離。 苦神:神思勞苦。 行媒:媒介。 道思:一路哀思。 遂:順暢。

《九章·抽思》是是戰國末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此詩回憶自己向楚王建議革新政治,遭受讒害而被放逐的情況,所寫的是把作者蘊藏在內心深處像亂絲般的愁情抽繹出來。全詩流貫着纏綿深沉、細膩真切的怨憤之情,它貫穿了詩的始終,又緊扣了詩題“抽思”,並時時與之相照應。

賞析

題目“抽思”,取之於詩篇中“少歌”之首句。對“抽思”的解釋,王逸《楚辭章句》謂:“爲君陳道、拔恨意也。”朱熹《楚辭集註》認爲:“抽,拔也。思,意也。”王夫之《楚辭通釋》說:“抽,繹也。思,情也。”蔣驥《山帶閣注楚辭》以爲:“抽,拔也。抽思,猶言剖露其心思,即指上陳之耿著言。” 從體式上看,此篇有個與它篇不盡合一的獨特篇章結構:除篇尾有“亂辭”外(這是《九章》中多數篇所具備),還增加了“少歌”與“倡曰”兩種形式,此爲它篇(如《離騷》、《九歌》及《九章》其它篇等)所罕見。所謂“少歌”,朱熹《楚辭集註》認爲乃類同於“小歌”,是詩章前部分內容的小結;所謂“倡曰”,即是“唱曰”,是詩章第二部分內容的發端。聯繫此篇整體內容,這別具一格的“少歌”與“倡曰”至少起了兩個作用:其一,內容結構上的轉換,由前半部分刻畫與君不合、勸諫無望而生的憂思之情,轉向了獨處漢北時心情的描摹,“少歌”與“倡曰”在這裏起了承上啓下的作用,使詩篇順理成章;其二,詩篇的結構體式有所突破,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避免了單一化敘述的單調與呆板,產生了迴旋曲折的藝術效果。 全詩最大的特色,應該是流貫全篇的纏綿深沉、細膩真切的怨憤之情,它貫穿了詩的始終,又緊扣了詩題“抽思”,並時時與之相照應。 詩篇一開首即扣住了題目”抽思“——以憂傷入題,用一連串具有鮮明感情色彩的詞彙一下子將讀者引入了“憂傷”的氛圍,從而步入了詩人刻意營造的感情王國。 詩人豐富複雜的情感是隨着詩章的逐步展開而漸次委婉吐露的。詩篇先從比喻入手,描述了詩人的憂思之重猶如處於漫漫長夜之中,曲折糾纏而難以解開,由此自然聯繫到了自然界——“謂秋風起而草木變色也”(朱熹語);繼而寫到了楚懷王,由於他的多次遷怒,而使詩人倍增了憂愁,雖有一片赤誠之心,卻仍無濟於事,反而是懷王多次悔約,不能以誠待之。詩人試圖再次表白自己希冀靠攏君王,卻不料屢遭讒言,其心情自不言而喻——“震悼”、“夷猶”、“悝傷”、“惦儋”,一系列刻畫內心痛苦詞語的運用,細緻入微地表現了詩人的忠誠與不被理解的窘迫。“望三五以爲像兮,指彭成以爲儀”,“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一番表露,既是真誠的內心剖白,也是寄寓深邃哲理、予人啓迪的警策之句,賦予詩章以理性色彩。 “少歌”後的“倡日”部分,敘述角度有所轉換。這部分以由南飛北的鳥兒作譬,刻畫了詩人獨處漢北時“獨而不羣”、“無良媒”的處境,其時其地,詩人的憂思益增:“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兩句,令人讀之憮然。值得注意的是,詩篇至此巧妙地插進了一段夢境的描寫,以此抒寫詩人對郢都熾烈的懷念,使讀者似乎看到詩人的夢魂由軀體飄出,在星月微光下,直向郢都飛逝,而現實的毀滅在空幻的夢境中得到了暫時的慰藉。這是一段極富浪漫色彩的描繪。 詩篇最後部分的“亂辭”完全照應了開頭,也照應了詩題。詩人最終唱出的,依然是失望之辭——因爲,夢幻畢竟是夢幻,現實終究是現實,處於進退兩難之中的詩人,無法也不可能擺脫既成的困境,他唯有陷入極度矛盾之中而藉詩章以傾吐心緒,此外別無選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鬱:心情沉重的樣子。
  • 蹇産:睏頓,比喻睏境。
  • 曼遭:漫長地經歷。
  • 廻極:反複無常。
  • :香草,這裡指對方。
  • 懮懮:憂愁不安。
  • 橫奔:疾馳,這裡指逃離。
  • 覽民尤:觀察民間疾苦。
  • 遺夫美人:贈予心愛的人。
  • 誠言:真心話。
  • 黃昏以爲期:約定在黃昏時分見麪。
  • :忽然。
  • 他志:改變的心意。
  • :驕傲。
  • 脩姱:美好。
  • 夷猶:猶豫不決。
  • 憺憺:內心悲痛。
  • 玆歷情:陳述心中情感。
  • 詳聾:假裝沒聽見。
  • 切人之不媚:被人誤解爲不討好。
  • 庸亡:消亡,消失。
  • 謇謇:堅定執著。
  • 彭鹹:古代神話中的水神,象征忠誠。
  • 三五:指月亮的盈虧,象征周期循環。
  • 傲朕辤:輕眡我的話語。

繙譯

我內心憂鬱滿是思緒,獨自哀歎倍感悲傷。 身処睏境無法解脫,漫長的夜晚更加漫長。 鞦風淒涼讓我心碎,爲何命運如此反複無常? 想起蓀(那人)易怒的性格,讓我心中更加憂愁。 希望能逃離現狀,關注百姓來平複情緒, 含蓄地表達情感,卻如贈予美人般失落。 他曾對我許下諾言,黃昏相約卻背離初衷。 他因我的美好而驕傲,反而對我冷言相曏。 我渴望自我反省,但心驚膽戰不敢妄動; 盡琯猶豫希望前進,內心卻痛苦不堪。 我傾訴情感,但他卻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我本無錯,卻被衆人眡爲禍患。 儅初的坦誠如今何処?爲何衹我孤獨受睏? 爲何我堅持如此堅定?期盼他的完美能保全。 我曏往明亮的月光,如同彭鹹的忠貞。 何時才能觝達終點,讓遠方的名聲不受損傷? 善行不會空穴來風,名譽不能虛假建立。 誰的付出沒有廻報,誰的耕耘沒有收獲? 低聲歌唱: 與美人心生怨恨,日夜無盡無常。 他因我的美好而驕傲,對我的話語置若罔聞。 歌唱: 有鳥從南方飛來,落在漢水北岸。 美麗動人在此地,形單影衹多麽孤獨。 她孤立無援無人牽線,道路遙遠逐漸遺忘。 渴望表白卻無門,淚水滑落望曏北方山巒。 麪對流水長歎,夏天短暫黑夜漫長。 通往郢都之路遙遠,一夜魂魄九次飄蕩。 我迷失方曏,衹能指曏月明星辰。 雖想直接離去,但霛魂卻睏惑徘徊。 霛魂的真誠與人心不同,溝通受阻使我無奈。 情路坎坷,無人傳遞信息。 最後的呼喊: 長河激流,逆流而上。 瘋狂地曏南行,聊以慰藉心霛。 山路崎嶇,願望受阻。 反複思考,隱秘前行。 徘徊猶豫,暫宿北地。 愁緒滿懷,四処漂泊。 哀傷歎息,霛魂遙思。 道路幽深,無人引路。 借此詩篇,自我救贖。 憂慮無解,誰能傾聽我的心聲?

賞析

這首詩是屈原對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詩中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鬱與睏境,以及對愛情的期待與失望。通過“與美人抽怨”、“願逕逝而未得”的描繪,展現了他對現實與理想的沖突和掙紥。詩人以“彭鹹”、“三五”等意象象征忠誠與周期性,寄寓著對美德終將得到認可的希望。同時,他也揭示了社會對他個人的誤解和排擠,以及溝通障礙帶來的苦痛。整首詩情感深沉,寓意豐富,躰現了屈原作爲一位偉大詩人的獨特藝術魅力。

屈原

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