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爲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爲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過去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纔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注釋
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於是,就。
嬉:遊戲,玩耍。
賈(gǔ)人:商販。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誇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聖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後。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終,終於。
序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
一次, 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裏的環境不好,於是搬家了。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擡着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夥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學商人磨刀,如果沒有這一段不成立下一段第三次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鬍子花白的老師教着一羣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着學生唸書,那拖腔拖調的聲音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着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爲兒子喜歡唸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說着,抄起剪刀,“譁”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裏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賞析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裏.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隻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後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係。孟子後來成爲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薰陶感染有很大關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鄒:古國名。
- 孟軻:即孟子,名軻,戰國時期思想家。
- 嬉遊:遊戲玩耍。
- 賈(gǔ)人:商人。
- 炫賣:叫賣。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 揖(yī)讓:作揖謙讓。
- 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藝。
翻譯
鄒國孟軻的母親,人稱孟母。她的家靠近墓地。孟子小的時候,遊戲玩耍是做些喪葬之類的事。孟母說:「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用來讓孩子居住。」於是就離開了,把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在那裏遊戲玩耍,模仿商人叫賣東西。孟母又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用來安置我的孩子。」又搬家居住到學宮旁。孟子在這裏玩耍是陳放祭器,學習作揖謙讓及進退的禮儀。孟母說:「這裏才真可以讓我兒子居住啊。」於是就定居下來了。等到孟子長大,學習了六種技藝,最終成就了大儒的名聲。君子們說孟母善於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賞析
這則故事強調了環境對教育和成長的重要性。孟母爲了給孟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三次遷居,體現了她對兒子教育的重視和良苦用心。從一開始靠近墓地,孟子學喪葬之事,到集市旁學商人叫賣,都不是理想之境,最後遷到學宮旁,孟子學習禮儀文化,孟母這才滿意。故事短小精悍,生動地展現了孟母的賢德與智慧,也給後人以深刻的啓示:要注重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培養孩子。這種教育理念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劉向
西漢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歆之父。治《春秋穀梁》,以陰陽休咎論時政得失,屢上書劾奏外戚專權。宣帝時,任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時,擢爲散騎宗正給事中。後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專權,議欲罷退之,被譖下獄。成帝即位,得進用,更名向,遷光祿大夫,官至中壘校尉。校閱中祕羣書,撰成《別錄》,爲我國目錄學之祖。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 51篇诗文
劉向的其他作品
- 《 戰國策 · 蘇秦以連橫説秦 》 —— [ 漢 ] 劉向
- 《 戰國策 · 趙且伐燕 》 —— [ 漢 ] 劉向
- 《 九歎 · 其五 · 惜賢 》 —— [ 漢 ] 劉向
- 《 王子喬 》 —— [ 漢 ] 劉向
- 《 九歎 · 其八 · 思古 》 —— [ 漢 ] 劉向
- 《 熏爐銘 》 —— [ 漢 ] 劉向
- 《 九歎 · 其一 · 逢紛 》 —— [ 漢 ] 劉向
- 《 九歎 · 其三 · 怨思 》 —— [ 漢 ] 劉向